前副總統陳建仁應立陶宛外交部邀請,出席 11 月 19 日至 20 日在首府維爾紐斯舉辦的「民主未來-對抗極權主義高階論壇」,20 日並以貴賓身分,在午餐演講會中以「台灣是民主的試金石」(Taiwan as a Litmus Case for Democracy)為題發表演說,向國際社會分享台灣的民主經驗與成果,並呼籲民主國家團結合作捍衛理念價值。 Read More
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昨(18)日正式掛牌運作,我方首任駐立陶宛代表將由現任駐拉脫維亞代表黃鈞耀出任,慶祝開幕酒會上,1990 年重獲獨立後的第一任元首、自由民主新立陶宛「國父」,現年 89 歲的維陶塔斯.藍斯柏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也親自到場祝賀,台灣與立陶宛的關係進入新的里程碑。 Read More
美國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亞洲計劃副主任善學發表一篇名為〈台灣對歐洲價值的考驗〉,探討台歐交往的當下與未來,並聚焦探討10月21日歐洲議會通過的一項不具拘束力的決議。善學指出,雙邊關係明顯較過去任何時候更加熱絡,這也表示有必要「在歐洲的脈絡下」檢視歐洲議會做成的決議,因為台歐的雙邊未來將在這決議的框架內演變。 Read More
外交部長吳釗燮訪問布魯塞爾會晤歐洲議會議員,這是長久以來台灣外交在歐洲的一大突破。在此之前,吳釗燮已經造訪捷克和斯洛伐克,在捷克簽訂五項備忘錄,內容從網路安全到綠能科技不等,而在布魯塞爾之後,吳釗燮還以視訊方式參與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在羅馬針對 G20 峰會舉行的集會。 Read More
近年台灣頻繁出現於國際新聞,新聞焦點除了中國屢次派軍機擾台,還有外交部長吳釗燮訪問歐洲。歐洲議會「外國干預歐盟民主程序特別委員會」(INGE)抵台訪問,則是最新的新聞點。路透社以〈台灣歡迎首次歐洲議會代表團〉為題報導此事,同一時間,英國《衛報》則有〈中國會入侵台灣嗎?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事?〉的 Podcast, Read More
10月30日至31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辦的G20峰會充滿刀光劍影也有和解共生,其中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加入領袖峰會前以戰狼之姿警告美國及其盟國「不要干預」台灣事務。另一方面,拜登在10月30日與歐盟達成協議,將川普時代施加在歐盟的鋼鐵和鋁的進口關稅解除。現在,他們兩邊將聯手共同將重心放在對付共同敵人:中國。 Read More
日媒《產經新聞》刊登三篇台灣參與國際事務的報導。美國務卿布林肯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組織、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歐洲的攻防,以及台灣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長黃嘉祿呼籲支持台灣加入國際刑警組織。《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表示,在日本國內面臨國會大選重要時期,用這麼大的篇幅來報導台灣,說明了產經新聞對台灣的重視。 Read More
週二(10 月 5 日)立陶宛籍歐洲議會議員庫比柳斯(Andrius Kubilius)表示,必須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送上國際法院」。他的意見獲得德國綠黨籍議員拉戈丁斯基(Sergey Lagodinsky)的支持,拉戈斯丁斯強調,必須控訴「盧卡申科本人」犯下酷刑罪行。 Read More
根據上週五(9 月 24 日)歐盟統計局公布的一份報告,今年 4 月到 6 月之間,首次向歐盟國家尋求庇護的難民人數高達 10.39 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 115%,其中約有 1/5 是敘利亞人,是其中最大的群體,其次是阿富汗人(13%)和巴基斯坦人(4%)。 Read More
在武漢肺炎疫情蔓延下,全球開始尋找面對病毒之道,包括圍堵病毒、疫苗施打、與病毒共生等主張,美國時間 22 日,由美國總統拜登主持的「全球武漢肺炎高峰會」(Global COVID-19 Summit)線上會議,在聯合國大會開議期間邀請全球約 180 國及重要國際組織與國際非政府組織代表參加,其中,前副總統陳建仁受美國邀參加,外交部今(23)日強調,陳建仁受邀參與由美國主導的重要峰會,凸顯台灣與美國在全球防疫及公共衛生領域的緊密夥伴關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