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10 月 7 日)路透社報導前總統蔡英文即將出訪捷克的消息,報導中稱蔡英文被北京指為「分離主義者」,她這趟旅行是高度敏感的行程。報導中也提到現任總統賴清德「全力支持」蔡英文出訪,「希望持續深化台灣與歐洲的關係」,並說蔡英文在國際上「「深受民主盟友信任」,「是台灣的最佳發言人」。 Read More
前(3)日,海軍司令唐華上將於經濟學人專訪中指出,解放軍正利用「蟒蛇策略」壓縮台灣,已準備好隨時執行封鎖。然而,日前馬英九赴美參與母校法學院「世界領袖論壇」,於座談中則指稱「疑賴論」四起,並呼籲以「一中原則」重建兩岸互信,不可讓外國干預。 無獨有偶,昨(4)日,立法委員羅明才於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時,力倡「兩岸和平協議」的推動。不過,同日,面對步步進逼的中國,國防部長顧立雄則明確指出,中國不會輕易改變其擴張主義的本質。 Read More
上週六(8 月 24 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將對俄羅斯部署烏克蘭自製長程「無人機火箭」,以烏克蘭的一種「圓麵包」Palianytsia 為名,此外這個字在烏克蘭語和俄羅斯語中有發音上的差別,也具有戰場上區別敵我的作用。 Read More
立法院會 28 日三讀修正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部分條文等案。英國「經濟學人」期刊報導,國會擴權由「與中國友好的」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部分台灣民眾因此擔憂遭立委出賣給中國。對此,超過 200 名執業律師今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行政院應依憲法規定提出覆議,而立法院應接受覆議,並在委員會內充分審議。 Read More
尊重台灣人民辛苦建構經營的民主體制與程序,持續做出嚴重破壞台灣民主的行為,蔑視民主價值,NATPA 理事會基於上述原因,一致決定撤銷頒發給黃國昌的 NATPA 廖述宗教授紀念獎,「因為他不再代表該獎項所賦予的價值理念」。黃國昌回應,尊重授獎單位的決定;成大教授李忠憲直言,這是正確決定。 Read More
捷克法律規定跨性別者須接受變性和絕育手術,週二(5 月 7 日)被憲法法院以 13:2 認定違憲,做成對跨性別男子有利的判決。該名男子出生時的性別為女性,但希望在不接受手術的情況下變更性別。 Read More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報導指出,全球人口最多的10個國家當中,有7個將於2024年舉行大選,要選出下一任國家領袖,而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的民主指數和自由之家的全球自由指數,這 7 個國家無一是完全的民主政體,而分屬有瑕疵的民主政體、民主與威權的混合政體,或者根本就是威權政體。 Read More
中國湄洲媽祖廟日前在臉書公告,擬定於 11 月 3 日至 13 日隨湄洲媽祖神像來台繞境。台灣基進今(26)日召開記者會示警,無論是台灣學界或是權威外媒《經濟學人》皆明示中國正在且已經透過緊密的宗教管理及其人際網絡進行對台滲透分化工作,呼籲國安單位應提高警覺,加強清查隨同湄洲媽祖申請來台的中國人士,莫讓官方統戰人士躲在神明背後作祟,「有中共黨政軍身分者應一律拒絕來台」。 Read More
過去數月間,歐洲重要政治人物紛紛造訪中國,顯示歐洲政壇面對中國步調很不一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歐洲導致「分類效應」,東歐國家普遍對俄中友好關係抱持疑慮,一如他們以懷疑眼光看待馬克宏的「歐洲戰略自主」疑美論。而這些分歧正是中國所樂見也樂於利用。 Read More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 11 月中旬釋出了 2023 年展望特輯《The World Ahead 2023》。在封面照中,將總統蔡英文、美國總統拜登、俄國、烏克蘭、中國領導人並列,展現出台灣在今年因俄烏戰爭爆發下,成為國際間關注的亮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