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7 月 11 日報導,緬甸軍政府正在大城市擴大安裝中國製具有臉部識別功能的監視器。參與或曾經參與這些計畫的人士表示,採購和安裝監視器和臉部識別技術的標案,已經被美其名為安全城市計畫並維護國內和平,但分析人士指出,主要目的是為了鎮壓反軍政府人士。這些新計畫則是利用翁山蘇姬時期為打擊犯罪而引進的監視器安裝規劃。 Read More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7 月 10 日訪問曼谷跟泰國外交部長董恩(Don Pramudwinai)會面。期間兩國簽署泰美戰略聯盟與夥伴關係公報(Thai-U.S. Communiqué on Strategic Alliance and Partnership),此外兩國也簽署促進供應鏈彈性的備忘錄,確保強大、有彈性和多樣化的供應鏈合作,特別是在關鍵產業和技術創新領域。 Read More
緬甸軍政府首腦敏昂萊 4 月底對緬甸所有民族武裝組織的領袖發出會談邀請以結束武裝衝突。但緬甸最強大的民族武裝組織之一克欽獨立軍(KIA)已表示不會參加軍政府的和平談判,並認為軍政府排除了利益攸關方,也缺乏對緬甸社會當前問題的討論。 Read More
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塞福丁透露,已跟緬甸反軍方的「全國團結政府」(NUG)接觸,這是第一個承認這種互動的東協國家。此外,緬甸軍事法庭4月27日以貪腐罪名判處前政治領袖翁山蘇姬五年有期徒刑。在民生方面,為了緩解持續數月電力中斷問題,緬甸軍政府已開始跟俄羅斯談判進口燃料,以確保能讓數百萬人可以在白天用電4個小時。 Read More
儘管 4 月 13 日至 16 日三天是緬甸的傳統新年節日「達降」(Thingyan)潑水節,但主要大城仰光和瓦城卻出奇地安靜,因為居民選擇抵制軍政府主辦的慶祝活動。取而代之的是,反軍政府的人民防衛部隊(PDF)警告人們軍政府可能會在這幾天發動襲擊,而這幾天緬甸各地的確傳出軍方跟反軍政府者發生戰鬥的消息。 Read More
美國國務院公布《2021年各國人權報告》,點名中俄等 9 國侵害人權民主,強調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殘酷戰爭凸顯人權衰退,其中關於中國的報告篇幅長達 90 頁,列出北京當局 24 項重大人權侵犯惡行。台灣也在這份人權報告裡,美方在報告裡指出台灣是由多黨選舉產生的總統與議會領導的民主國家,尊重公民自由。不過,報告仍然關心台灣記者面臨網路霸凌及訴訟威脅的狀況,以及移工被剝削等問題。 Read More
烏克蘭和俄羅斯是東南亞重要的糧食供應國,而在東南亞之中又以印尼和菲律賓是糧食自給率最不安全的國家,因此這兩國受到特別嚴重的打擊。此外雪上加霜的是,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其他因素也導致棕櫚油價格飆升,印尼國內的食用油價格飆升超過 50%,印尼窮人已經處於買不到食用油的窘境了。 Read More
緬甸中央銀行副行長譚譚綏2022年4月7日在仰光的家中被槍殺,此前央行推出了新的外匯規則,曾引起了外國大使館和企業抗議。另一方面,緬甸軍政府的外交部長溫納貌倫於3月31日至4月2日在中國安徽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這也意味著中國在公開立場上對緬甸軍政府的態度已經軟化,並渴望恢復中國在緬甸的經濟利益。 Read More
聯合國 2022 年 3 月 17 日發表報告指出,緬甸軍方自 2021 年 2 月政變以來一直在系統性和廣泛的侵犯和踐踏人權,其中許多行為構成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另一方面,《雪梨晨驅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澳洲已開始向緬甸軍方的叛逃者提供保護。 Read More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邀請東協 10 國的領袖前往華盛頓特區參加 3 月 28 日至 29 日的峰會,美國認為東協對於美國在南中國海和整個印太地區反擊中國崛起的力量至關重要。但是柬埔寨外交部長 9 日表示,原定於月底舉行的美國和東協領袖之間的峰會已被推遲了,新的日期則未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