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近日在訪日韓期間強調,北約與印太地區合作夥伴密切合作的重要性,並表示歐洲不能忽視東亞發生的事情,因為全球安全是相互關聯的。《外交家》作家Rupert Schulenburg認為,近年來歐洲國家雖然一直在努力轉向印太對抗中國的崛起。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背景下,歐洲在北約體系中的安全優先事項該是顧好歐洲,讓美國可以專心應付亞洲局勢。 Read More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1月18日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會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承諾在兩國試圖解凍關係時努力管理分歧、防止競爭演變成接近衝突的事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預計會在2月訪問中國,在此之前美國警告中國不要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之際提供物質和援助給俄羅斯,這個動作也被外界視為美國在布林肯訪中前對中國畫出紅線。 Read More
中國跟美國正在不穩定的關係中尋求穩定之際,中國任命駐美大使秦剛擔任新任外交部長,取代已任職 10 年外交部長的王毅。而 69 歲的王毅已在 10 月晉升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預計將會對中國外交政策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已在 1 月 1 日跟秦剛通電話,討論美中關係並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 Read More
2023 年東協輪值主席國是印尼,部分人士對印尼在解決緬甸政變一事上寄與厚望,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除非印尼率先對緬甸軍政府採取強硬立場,不然情況不會有大改變。在經貿方面,東協和歐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則是不被看好會有重大進展。而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已生效滿一年,但專家表示,RCEP 是否為東協帶來顯著的經濟利益還言之過早。 Read More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4日在G20峰會登場前率先在印尼峇里島會晤,歷時 3 小時,談論重點包括台灣與北韓問題。拜登在會後表示,他不認為中國此刻有立即侵略台灣的企圖,他向習近平重申「美國對台政策完全沒有改變」。美方仍希望台海兩岸可以和平解決爭端,以及「完全同意美中之間不需要展開新冷戰」。 Read More
美國五角大廈11月1日證實,隨著跟中國擴張的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美國正計劃向澳洲派遣具有核子打擊能力的B-52轟炸機,此舉發出了一個明確的威嚇訊息。澳洲國防部長2日淡化了計劃在澳洲北部對B-52設備進行重大升級的重要性。但此消息引發中國的憤怒,稱此舉破壞了區域和平與穩定。中國還警告可能發生區域軍備競賽。 Read More
本週特地邀請可樂(陳冠憲)再回到節目裡,跟我們分享他最近研究美中晶片戰的心得。在這樣的脈絡下,台灣內部有特定人士刻意炒作「晶片去台論」的目的又是什麼?可能發生嗎?「台積電經驗」如此容易就可以在美國複製嗎?另外,在美國出口圍堵、壓制中國的晶片產業,目前的狀況為何? Read More
美前印太司令戴維森上將2018年在聯邦參議院作證時提到,中國「現在有能力在,除了與美國戰爭之外的,所有情況下控制南中國海」。對此,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海事透明倡議項目主任波林8月18日在《外交事務》雜誌撰文警告,美中雙方的實力平衡轉變可能甚至超過了這一點。在與中國發生衝突初期,美國很可能沒有什麼選擇,只能放棄南中國海。 Read More
隨著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台美關係更加堅定,而「力挺台灣」也成為參眾兩院的兩黨共識。就在8月3日,也就是裴洛西抵台當天,參議院原訂要審理由民主黨籍參議員梅南德茲在今年6月間提出的「台灣政策法案」。該法案旨在強化台灣國防,將台灣列為「主要非北約盟友」,但彭博社近日報導此法案目前遇到來自白宮的阻力。 Read More
在近日印太緊張情勢不斷升高之際,紐西蘭總理阿爾登 8 月 1 日在奧克蘭舉行的中國商務峰會(China Business Summit)表示,即使區域緊張局勢加劇,中國追求自身利益而更加獨斷,但紐西蘭會繼續跟中國在共同利益上有合作。阿爾登還表示,她正計劃訪問中國,在貿易跟氣候議題上抓住可以進一步合作的機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