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太陽能科技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卻被中國搶走了市場,這是因為中國的規模經濟壓低太陽能板的成本,且政府補貼又導致歐洲廠商缺乏競爭力。目前歐盟的太陽能板有近 97% 是進口的,而且大部分是中國製造。 Read More
國民黨召委柯志恩預計明(10)日排審《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意圖放寬核電廠延役期限。台灣公民陣線、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等民間團體今(9)日共同召開記者會,批評此舉是為核電開後門解套,不尊重核安管制專業且刻意迴避外界對於核安的疑慮,並預告將召集民眾於立法院旁集會抗議。 Read More
針對國民黨立委共同擬具「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草案」,民團於立法院召開「記取核災殷鑑,打造非核台灣」記者會,讓社會大眾反思核災造成的影響,並重申反對老舊核電廠延役。 針對柯文哲要求賴清德誠實面對缺電危機一事,行政院長陳建也強調,台灣直到2030年都沒有缺電情況,呼籲柯文哲和在野黨人士莫抹黑造謠造成恐慌。 Read More
經濟部的電價費率審議會近期宣布 4 月起全面調漲電價,其中產業用電調幅為 7% 至 25%,對於 700 度以下住宅用戶、1,500 度以下小商家則調幅在 3% 至 5%。不過,國民黨、民眾黨卻在立法院提案要凍漲電價,此舉形同大開能源轉型與減碳的倒車。 Read More
歐盟產業界指出,來自中國的生質柴油衝擊歐盟境內的生產,歐盟宣布將對中國進口的生質柴油展開反傾銷調查。歐盟執委會的聲明指出:「歐盟生產商提交證據,證明從中國進口的生質柴油以人為低價進入歐盟,並稱這些進口產品嚴重損害他們的產業,因為他們無法與如此低的價格競爭。」 Read More
中國雖然有很多外國投資,但是本國投資亦不斷增長,中國許多碳排高的跨國巨型企業,則受惠於中國的開發中國家地位。不過,開發中國家一詞造成相對落後的觀感,中國不願意被矮化也不願意放棄利益,常自稱自己是「最大的開發中國家」。 Read More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 28 次會議(COP28)上,18 個國家達成設置「損失與損害基金」並且在初期提供 6.6 億美元的共識。但是過去兩年裡,有 55 個成員國因氣候變遷損失了 5,250 億美元。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中國、印度不在損害補償的對象之列,但兩國認為自己也有受害的脆弱部分,需要此類基金的財務支持。 Read More
由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管線破壞事件,可能是親烏分子所為,不過沒有證據顯示受到烏克蘭政府授意,德國檢方的調查則鎖定疑似烏克蘭背景並使用假護照的六人,但不排除這些跟烏克蘭的關聯是刻意掩人耳目的可能。俄羅斯總統蒲亭,駁斥西方關於「親烏團體」破壞的說法,稱這些「傳屬胡說八道」,並強調北溪管線破壞事件是「國家層級」作為。 Read More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訪問泰國和菲律賓期間,公佈向兩個東南亞盟友提供使用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SMRs)的小型核電廠計畫,以幫助泰國和菲律賓減少破壞氣候的碳排放。但專家警告說,小型模組化核能反應爐距離投入使用還有數年時間,而且仍有一些技術障礙。不過,這是美國首次向東南亞國家提供核子技術。 Read More
美國、日本和其他國家正在敲定 150~200 億美元的氣候融資(Climate Financing)協議,以幫助印尼提前退役燃煤電廠。 印尼海洋事務統籌部長盧胡特證實,G20 會議期間就會公布「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JETP),並承諾提供資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