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

非洲觀點下的烏俄戰爭​:西方雙重標準兼自我中心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親西方的民主國家同聲譴責侵略者,對烏克蘭展開各樣援助,但在地廣人眾的非洲,是非並不那麼分明。上週負責非洲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莫莉菲(Molly Phee)和非洲記者展開一場網路會議,她向記者們表示,非洲的意見很重要,非洲的記者卻說,「這不是我們的戰爭」。 Read More

3 years ago

拜登稱蒲亭為戰爭犯 但追究俄羅斯高層戰爭罪​的可能性有多高?

烏俄戰爭發展至今,反俄聲浪高漲,美國總統拜登甚至直呼俄羅斯總統蒲亭為戰爭罪犯,但真正讓蒲亭和其他俄羅斯領袖以戰爭罪受審的可能性有多高?就定義而言,海牙國際刑事法院(ICC)將戰爭罪定義為「嚴重違反」二戰後日內瓦公約的行為,其中包括戰時應遵守的國際人道法。週二(3 月 22 日)路透社的一篇分析文章說明了其中幾個關鍵。 Read More

3 years ago

是否動用戰術核武:俄羅斯「生存遭威脅」挑戰美國「戰略威懾」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總統屢次請求西方盟國在烏克蘭上空設立禁航區,屢次被拒的理由都是「將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或「將導致核子戰爭」。各界相信戰爭失利無法下台的俄羅斯總統蒲亭可能鋌而走險,將全世界帶入毀滅性的核戰,尤其因為蒲亭在戰爭初期就已揚言俄羅斯的核武處在高度戒備狀態。 Read More

3 years ago

唇亡齒寒效應 芬蘭瑞典加入北約民意高漲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讓與烏克蘭同為北約組織外緣國家的芬蘭和瑞典大為警覺。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和瑞典總安德森(Magdalena Andersson)召開聯合記者會,表示兩國將進一步加強安全合作,但並未就加入北約組織一事做出承諾。 Read More

3 years ago

【何澄輝】「芬蘭化」能否作為烏俄危機解方?

德國軍事歷史學者提出「烏克蘭芬蘭化」作為解方。什麼是「芬蘭化」?烏克蘭有可能「芬蘭化」嗎?俄烏戰爭對西太平洋的啟示又是如何呢? Read More

3 years ago

尼克森訪問中國50週年:打開了潘朵拉盒子?

1972年2月21日,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搭乘空軍一號飛抵北京,他走下舖著紅地毯的階梯跟當時的中國總理周恩來握手。接下來尼克森還跟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會面,成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位訪中的美國總統。1972年之前的20多年兩國處於敵對且幾乎沒有接觸,然而,1972年之後的50年美中再度處於衝突狀態,美國2022年因中國打壓人權而外交抵制北京冬奧。 Read More

3 years ago

越南歷史教科書的刻意留白:1979年越中邊界戰爭(圖)

1979年2月17日中國入侵越南以回應越南蘇聯締結友好合作條約,以及越南推翻中國支持的紅色高棉政權,三週後中國撤退,並宣稱這是一場懲越戰爭。而對越南來說,這是一場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然而,越南的歷史教科書卻對1979年越中戰爭輕描淡寫的帶過。即便近年因南中國海問題,兩國關係日益緊張,但是越中戰爭的紀念活動相對低調舉行。 Read More

3 years ago

維斯格勒​四國集團分裂 捷克、斯洛伐克盼匈牙利、波蘭選舉能變天

位於中東歐的捷克、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由於地緣和文化相近等關係,成立維斯格勒中歐四國集團(Visegrad Group),因為首次政府首腦峰會在匈牙利維斯格勒舉行而得名。當時四國脫離共產陣營,之後也都陸續加入歐盟和北約組織。這四國關係向來親近,但近年來情況漸有轉變,過去被稱為 V4 的四國,如今被認為是 V2+2。 Read More

3 years ago

陳兵邊境、外交降級 俄中持續對歐美進行壓力測試

立陶宛不顧中國抗議,允許台灣在立陶宛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之前的週日(11 月 21 日)中國指責立陶宛「毀棄政治承諾」,宣布與立陶宛外交降級。立陶宛外交部旋即對中國將兩國關係降至代辦層級「表示遺憾」,並稱立陶宛依舊謹守「一個中國」原則,只是立陶宛也有權利和台灣發展經貿關係。 Read More

3 years ago

美國遭911恐攻造就中國崛起?晚了20年的美中衝突?

2001 年正當布希政府要將注意力集中在中國時,911 恐怖攻擊給了給中國發揮地緣政治影響力的禮物,讓中國有了 20 年的韜光養晦時機來累積挑戰美國的資本。時至今日,美中對峙已經讓領域、勢力界線模糊,網路、科技、經濟滲透等影響力讓美中兩國的關係已非美蘇冷戰時期的涇渭分明了。 Read More

3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