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政治系學會與亞太青年協會昨( 19 )日舉辦青年座談會「校園總統馬拉松」,第三場次邀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出席,由同黨立法委員陳以信擔任主持人。適逢TVBS親藍民調機構效應下,三位候選人,侯友宜仍居第三、敬陪末座。試圖挽回頹勢的侯友宜在台大問答環節中,面對學生猛烈提問無法妥適應對,幾度發生口角,引起學生不滿。 Read More
反服貿運動是一場改變台灣命運的關鍵歷史事件,它間接促成了台灣政黨輪替,保護了台灣不在美中貿易戰裡成為馬前卒,更讓台灣免於重演和平醫院的悲劇。然而,未曾經歷馬英九統治時期的年輕選民,無法理解這些差異何在... Read More
近日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抨擊紐西蘭簽署的反對經濟脅迫的聯合聲明,然而紐西蘭總理希金斯6月12日表示,他將於6月底率領貿易代表團訪問中國。不過,紐西蘭總理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會舉行會晤尚未得到官方確認。值得注意的是,希金斯在北京之行沒多久之後,7月就要去立陶宛參加北約峰會,而中國已是北約的重要議題之一。 Read More
緬甸官方媒體5月31日報導,中國高級情報官員訪問緬甸軍政府討論軍事合作。無獨有偶,中國外交部長秦剛也曾於5月初訪問緬甸,秦剛的到訪也是緬甸軍事政變以來,中國最高層級的政府官員的訪問。然而秦剛訪軍政府也激起緬甸各地不滿,爆發激烈抗議。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自政變以來,軍政府首腦敏昂萊已經造訪過俄羅斯三次,卻一直未造訪中國。 Read More
台灣經濟民主連合(經民連)智庫今(2)日公布「中國對台經濟脅迫手段與因應」報告,內容分析中國對台提出貿易壁壘調查的戰略企圖,也提出三項倡議,包含民主國家應建立「民主防衛型貿易協定」,應從台灣、中國加入 WTO 的歷史過程尋找因應中國「貿易壁壘調查」的解方,以及應以外患罪處罰配合中國在台行使公權力者。 Read More
智庫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日前表示「中國政府可能更傾向支持過去有交流過、較為熟悉的柯文哲」,不料卻被柯文哲解讀為「柯文哲是最能與中、美兩邊溝通的人」,葛來儀對此十分不滿。 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今(29)日接受網路節目專訪時,也被問及對葛來儀的分析有何看法。顧立雄稱不清楚葛來儀的情報來源,但可以肯定中國天天對台進行認知作戰,希望親中人士勝選。 Read More
過去數月間,歐洲重要政治人物紛紛造訪中國,顯示歐洲政壇面對中國步調很不一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歐洲導致「分類效應」,東歐國家普遍對俄中友好關係抱持疑慮,一如他們以懷疑眼光看待馬克宏的「歐洲戰略自主」疑美論。而這些分歧正是中國所樂見也樂於利用。 Read More
太平洋島嶼國家密克羅尼西亞的國會 5 月 12 日選出新任總統西米納(Wesley Simina),取代做完 4 年任期、立場友台的前總統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美國負責與 3 個太平洋島國協商的總統特使尹汝尚(Joseph Yun) 15 日對外公布,美國和密國將在 5 月底更新戰略合作協約。 Read More
美國和菲律賓4月11日舉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演,兩國參與的士兵超過17,000名。此外,兩國的外交與國防部長也在同日於華盛頓舉行2+2部長級會議,會中同意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一份規畫藍圖,美國會在未來5至10年內向菲律賓提供國防援助。 Read More
英國大報《電訊報》(The Telegraph)14 日登出財經專欄評論員林恩(Matthew Lynn)的評論,他提到從法國總統馬克宏訪中行程及言論可以看出,法國經濟的對中依賴已經變得非常明顯。林恩分析主宰法國經濟的時尚業,以及其大幅依賴中國市場恐將受地緣政治影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