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正當布希政府要將注意力集中在中國時,911 恐怖攻擊給了給中國發揮地緣政治影響力的禮物,讓中國有了 20 年的韜光養晦時機來累積挑戰美國的資本。時至今日,美中對峙已經讓領域、勢力界線模糊,網路、科技、經濟滲透等影響力讓美中兩國的關係已非美蘇冷戰時期的涇渭分明了。 Read More
誠如專研非中關係的學者奇庫多(Kwame Adovor Tsikudo)所指出,中國在全球的崛起模式及其非洲交往模式,可以歸納成援助、貿易和直接外國投資三大類,在非洲的活動又圍繞著光纖、運輸網路、能源生產計畫等基礎建設,迦納的布維大壩(Bui Dam)就是其中一例。 Read More
美國保守派歷史學家愛德華茲 5 月 27 日在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網站上撰文評論,直指孔子學院就是中國意圖滲透攻擊美國的「特洛伊木馬」。他認為,比起武力擴張的「硬實力」,孔子學院打造的軟實力滲透更不容易察覺。而對抗中共的軟實力又是如何成為美國勢不兩立的左右兩派人士的最大共識呢? Read More
哈薩克,在今天的國際地緣政治中,雖然一般台灣民眾對這個國家認識較為陌生,但哈薩克以及整個中亞都處於全球現代國際政治的關注範圍內。這個國家常年以來不屬於美國外交政策優先領域。但這裡很有趣的是,哈薩克有一個最為獨特的地方,那就是這個國家在正處於兩個大國競爭對手 —— 俄羅斯和中國之間、地理位置更在中亞軌道正中央。哈薩克之於中亞各國,更是俄中兩國亟欲追上美國、展現政治經濟影響力的重要之地。 Read More
因為資金不足、設備不足、師資不足,作為東非大國的烏干達在教育方面其實捉襟見肘,這正是中國樂意提供協助之處。2019 年,中國駐烏干達大使宣布將會提供 99 個獎學金名額,供烏干達學生前往中國讀書,這很快成為烏干達學生的青睞選項,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問題。 Read More
中國在多重戰線上加速影響力活動,美國所面臨的挑戰,是這份報告的聚焦所在。然而這個議題卻遠遠不是美國獨有:事實上,中國的影響力活動正在全世界開展。在一些個案中,這些活動較之在美國很明顯取得了更大的進展,特別是在澳洲。總體來說,中國的影響力活動在亞洲與歐洲的進展更大,也有證據證明在非洲與拉美也有這類活動。 為了探究一些目前所出現,更廣泛的模式,這個附錄概述了八個國家的中國影響力活動: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紐西蘭、新加坡與英國。在這些各自的狀況中,中共都透過反覆的試誤,來精進其著力方式,以徹底運用一個關鍵的不對稱:中國的共產黨國體制,為自家建立了境外政治影響的壁壘,但同時卻善加運用了海外民主體制的開放性。 Read More
中國透過控制其在海外經營的公司,對外國公司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加上商業聯合集團的迅速發展,中國正在利用商業行為,作為行使其『銳實力』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對此類的商業挑戰,在各方面都必須做適當的回應。在某些領域,會需要政治力介入,來增加透明度或是減少必須依賴大集團資金的風險… Read More
中國善用美國的開放環境傳達各種訊息給旅美華人,無論他們慣用中文抑或英文。美國法規容許外國傳媒企業免費透過美國衛星或電纜系統播送資訊,即使是外國政府支持的媒體也無妨…中國傳媒充份利用以上的各種方法,大肆宣揚北京當局的觀點。更值得擔心的是,中國政府已相當成功地說服或投資在親共商人,讓他們資助裹著中立外皮的親共媒體,也因此最重要的三大獨立中文報紙,都漸漸地向北京當局靠攏。 Read More
對學術研究的限制,還包含了無法舉辦公開、不受審查的學術討論、會議、或其他類似的活動。在此同時,中國學生和學者卻可以在美國暢通無阻的參與學術活動,在美中的學術往來之間形成了嚴重的不對稱,這也牴觸了美中雙邊教育交流協議的精神。 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時常向中國外交單位舉發校園內冒犯中國政治敏感議題的活動,例如就圖博、台灣、新疆、人權及中國菁英政治的演講或討論。 Read More
2018 年由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出版的《中國影響與美國利益:提高建設性警惕》(China's Influence & American Interests: Promoting Constructive Vigilance)是一份全面解析中國(主要在美)的「影響力活動」(influence activities)或「尋求影響力」(influence seeking)的報告書。這類中國影響力活動遍及美國的政治部門、公民社會以及產業界。有鑑於其重要性,報呱觀點在今年五月初即以專文詳細介紹,現在,網友「為台灣而翻」小隊將整份報告翻譯完成,報呱將用兩星期每天連載刊登方式全文登出,千萬不要錯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