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

【蕭良嶼】韓江:「青少年有害圖書」與光州事件的疼痛記憶

1970 年,韓江出生於南韓光州廣域市,父親是一名作家。1980 年,在全斗煥任內,光州發生了當地抗議戒嚴令的居民與學生遭到政府血腥鎮壓,包含性侵、毆打、殺害的事件,史稱「光州事件」。 Read More

4 weeks ago

陳列:那個埋很深很深的悲傷

在 2024 年 10 月 6 日「民間轉型正義推動─中區共識營」519 行動組合委員,作家陳列自謙自己只有七年難以跟政治受難前輩相比,相較於其他政治受難者所受到的痛苦,他覺得自己實在微不足道。 但是他在獄中聽到其他人被刑求的經驗,讓他覺得很悲傷,人怎麼可以這樣對待人? Read More

1 month ago

楊翠:困境、未竟、前進 ─ 談台灣轉型正義

在 2024 年 10 月 6 日「民間轉型正義推動─中區共識營」,楊翠以「困境、未竟、前進」來談台灣的轉型正義。曾經擔任過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翠,一向以正面與樂觀主義自許的她,苦笑著說,在面對轉型正義推動,她多少也有些創傷。 Read More

1 month ago

王美琇:我們需要一個地基 民主鞏固與人文精神

2024 年在政治受難前輩、家屬與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促成「519 白色恐怖記憶日」。對此,519行動組合召集人王美琇就提到:「我們需要一個民主鞏固的人文精神。」 Read More

1 month ago

賴清德「祖國論」戰術看似成功 基進王興煥籲:別讓台灣自陷「一中」框架

賴清德總統 10 月 5 日出席中華民國雙十國慶晚會,致詞時提到論年紀,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是中華民國的祖國,引起熱烈討論。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卻發文示警,並認為賴清德此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使在戰術上成功,但要小心是否陷戰役於困境? Read More

2 months ago

轉型正義 烏克蘭正名! 327地名改名 去俄、去紅化

烏克蘭國會近日通過一項決議,針對全國具有「俄羅斯」及「紅色蘇聯」色彩的 327 個地名進行改名,此一舉措象徵是烏克蘭去紅化(decommunization)和去俄化(de-russification)進程的重要一環,顯示出該國在擺脫蘇聯及俄羅斯影響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反觀台灣的轉型正義工程,仍在緩步向前。 Read More

2 months ago

【報呱全世界】EP228 中國對台介選與統戰滲透  ft. 佘健源、劉玉皙

選民的投票行為能顯示出台灣社會的整體意見嗎?先前我們邀請過玉皙老師來上節目談統戰媽祖與選舉的研究,今天加入佘教授來談「中國對台介選與統戰滲透」。我們想要知道當初為什麼會開始這樣的研究?身處台灣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中國滲透這件事,那為什麼還要做量化研究?它的意義為何呢? Read More

2 months ago

台灣人民自救宣言60週年 民團:儘速平反彭明敏案、清查校園白恐歷史

今年是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 60 週年,當年參與運動的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已離世,但他本身所遭遇的不法之冤仍未平反。為此,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等團體今(10)日舉行記者會提出三大訴求,包含儘速平反彭案、要求行政院及法務部加速其他受難者的平反作業、呼籲行政院落實校園轉型正義清查校園白色恐怖歷史。 Read More

2 months ago

賴俊兆:轉型正義不是少數人的事 整個社會都受到影響

賴俊兆處長代表行政院人轉處前來致意,支持民間轉型正義的推動。他非常認同民間所發起的「519 白色恐怖記憶日」,這就是深切體認到轉型正義的推動,不是少數人的事,而是整個社會都受到影響,因此,如同倡議者所說的,這是社會工程、文化運動。 Read More

3 months ago

【林朝成】凝聚公民力量 督促政府承擔轉型正義未竟之業

經多方研議,參酌國外立法之比較研究,促轉會「加害者專章」的建議,來得太遲,立法院朝小野大,加害者專章恐怕無日出的機會,所謂「有受害者,無加害者」的譏諷,將成為事實。 歷史的記憶/記憶的歷史的探索和解構,是社會溝通必要的前置作業或前理解,因此,社會補課和社會記憶機制的反省,是社會溝通的先行條件。 Read More

3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