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賢

2023 年台灣海纜受損創新高 暗潮洶湧的地緣政治競合

審計部近日公布去年度決算報告,去年海纜斷裂次數高達 12 件,為歷年最高,影響離島民眾生活至巨。 無獨有偶,近年來除了英美等國正防範中俄對海底電纜造成的威脅外,在剛落幕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當中,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也表示澳洲正在啟動一個新的電纜連線和彈性中心。 Read More

3 months ago

英國與澳洲簽署新國防協議 提升AUKUS盟國戰略夥伴關係|澳國內政治紛爭扯後腿

英國外交部長卡麥隆及國防部長夏普斯近日訪問澳洲,並於今(21)日在首都坎培拉,與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及國防部長馬勒斯簽署新的「駐軍地位協定」(SOFA)國防協議,將建立兩國戰略夥伴合作架構讓兩國軍隊更容易在對方國家部署及協作。第一艘由英美兩國技術協力、澳洲自製的潛艦預計將在 2040 年代間完成。 Read More

8 months ago

區域大國的必經之路:AUKUS核子潛艦協議對澳洲的影響

美國、澳洲和英國領袖3月13日齊聚美國聖地牙哥宣布AUKUS核子潛艦協議的細節。菲律賓3月16日表示,希望AUKUS協議能夠維護東南亞的和平與穩定。而針對AUKUS核子潛艦協議主要的當事國澳洲,學者撰文認為,AUKUS的影響不只在地緣政治方面,可能還會對更廣泛的政府執政、政策、經濟結構和國家認同產生深遠的影響。 Read More

2 years ago

QUAD外長會議指中國咄咄逼人 42艘中國民兵船在菲國中業島水域「緩慢遊蕩」

澳洲、印度、日本和美國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3月3日舉行外長會議,即便四國外長強調四方安全對話的主旨並非在對抗中國,但對中國提出了尖銳但含蓄的批評。同時,中國外交部再度指責四方安全對話是搞小圈子,區域應該是和平發展。但另一方面,中國卻在4日出動42艘艦艇與民兵船進逼菲律賓控制的中業島(Thitu island)。 Read More

2 years ago

英澳2+2部長會談:英國積極參與印太事務 兩艘軍艦永駐印太

英國與澳洲2月1至2日舉行外交與國防2+2年度會談(AUKMIN),並在會後宣布兩國將啟動「經濟安全對話」,應對印太地區日益嚴峻的挑戰,保持全球供應鏈的多樣性,並應對敵對國家經濟脅迫的風險。與此同時,英國也希望在印太地區建立影響力。另一方面,澳洲貿易部長法瑞爾2月6日跟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舉行線上會議。 Read More

2 years ago

澳總理不支持台灣加入CPTPP?!中國的「鋰」因素作祟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1月15日在峇里島G20峰會期間舉行會晤,艾班尼斯表示此次會晤是正面積極的。而三天後的18日,艾班尼斯於APEC表示,CPTPP僅對公認的國家開放,而台灣只是經濟體。稍晚,澳洲也向台灣澄清,對台灣加入CPTPP立場並未改變。學者認為,艾班尼斯近期態度恐跟中國和加拿大鋰礦產業有關。 Read More

2 years ago

威懾中國 美國擬在澳洲部署具6架B-52轟炸機

美國五角大廈11月1日證實,隨著跟中國擴張的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美國正計劃向澳洲派遣具有核子打擊能力的B-52轟炸機,此舉發出了一個明確的威嚇訊息。澳洲國防部長2日淡化了計劃在澳洲北部對B-52設備進行重大升級的重要性。但此消息引發中國的憤怒,稱此舉破壞了區域和平與穩定。中國還警告可能發生區域軍備競賽。  Read More

2 years ago

澳洲選在猶太節日宣布不承認西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外界熱議以色列怒傳大使

澳洲政府宣佈,推翻2018年承認西耶路撒冷(West Jerusalem)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外交部長黃英賢表示,當時的決定破壞了和平,讓澳洲跟國際社會的大多數人脫節。以色列政府稱澳洲此舉是目光短淺並深感失望,也召見了澳洲大使。巴勒斯坦則是對澳洲的決定表示歡迎。 Read More

2 years ago

中國對澳洲伸出橄欖枝?王毅表達中國有意與澳解決分歧

有別於過去對澳洲態度的強硬,中國外長王毅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舉行澳中雙邊會晤後表示,北京願意跟澳洲一道解決兩國之間的分歧。澳洲外長黃英賢表示,儘管存有分歧,但澳洲的目標是跟中國建立穩定的關係,尤其是在貿易方面,同時呼籲北京利用其作為大國的影響力協助結束烏克蘭戰爭。不過,黃英賢也說兩國關係要恢復到以前那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ead More

2 years ago

美日澳外長同聲譴責中國 前助理防長:澳洲要有威懾能力幫助鄰國

在裴洛西的訪台之後,多艘中國軍艦和飛機越過台灣海峽的中線,中國也以飛彈演習模擬攻台。對此,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中國的演習,並要求立即停止演習。中國駐堪培拉大使館則反向指責,美澳日三國在譴責受害者並對中國指手畫腳。 Read More

2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