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次中,各講者聚焦以台灣為中心的地緣政治主題,指出台灣身處在變幻莫測的國際局勢中,地緣政治的變遷與我們的生活切實相關。諸如美中關係變化、各國面臨北京的戰狼外交,台灣近年更面臨北京主導的軍事威脅、外交場域處處受打擊。2024 年台灣本土政權不僅要抵抗外來政權的挑戰,更要為台灣利益提出地緣政治的計畫。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首先自俄烏戰爭的角度切入,指出這場戰爭成為整合過往東西地緣政治勢力的強大推力。並且,從越來越多國家提出自己的印太戰略,可見印太地區的重要性劇增,而這項改變也讓台灣在其中的重要性也被國際看見。
賴怡忠以 2021 年起拜登政府的政策為例,主張推動台海安全國際化,並指出,將台海安全與台灣安全切割的論述是錯誤的。賴怡忠強調,台灣即便面臨中國多方打壓,但仍可先自個別國際組織起步,爭取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再逐步轉為常態性支持,長遠計畫則是進入聯合國等大型國際場合等。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由美國主導的立場帶領相關國家跟進。
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接續賴宜中委員所提出「多邊建制」的論述,強調台灣人民的決心相當重要,美國並不會強加意識在台灣身上。因此宋承恩批評,台灣社會中的「美中等距」論述是個謊言。
2024 的選戰,台灣不僅在實體上面臨中國不斷的武力威脅,還有資訊戰的猛烈攻擊。宋承恩指出,近年台灣的本土聲量所獲得的關注已不若以往、熱度,可見中國的介入相當嚴重。
宋承恩也以近期日、韓的印太戰略政策為例,指出台灣應積極創造國際參與的機會。同時,宋承恩批評,示弱、和談論、投降論是活在過去的框架中,也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切勿將台灣、中國關係窄化為中國會因台灣的示弱而轉為友好。
對此,宋承恩指出,有許多保衛台灣的管道,諸如向中國呼籲解除對台武裝、調轉飛彈、降低中國國防預算等,都是對促進台灣和平有利的手段。守護台灣的和平絕非是向中國求和、下跪。
台灣安保協會副秘書長林彥宏,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 G7 的主張切入,指出台灣的安全是關乎全球的議題。眼前局勢即使中國採取戰狼外交、俄國發起戰爭,然而,林秘書長指出,若西方自由民主國家的結盟,所產生的影響力將超過中國。
在經濟安全方面,林彥宏指出,台灣應該加強安全保障,除了禁止高科技產業轉移至中國外,也當將全球爭相爭取的台積電工廠的分散至世界各地,與該地市場產生連結,以此增加台灣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
本土政權的終結或延續1》2024總統大選 做台灣人還是中國人?
本土政權的終結或延續3》蔡政府改革未竟 轉型正義沒有保守空間
本土政權的終結或延續4》台灣國防困境 抵抗意志之重要性
本土政權的終結或延續5》深度提問犀利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