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青年署今(25)日表示,該署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鼓勵青年運用創意活化在地,並能扎根在地,往Changemaker的道路上前進。 教育部青年署以「臺灣藍鵲茶」為例,透過坪林在地茶農合作,守護翡翠水庫流域、保護動物棲地;「石虎米」將苗栗楓樹里社區,共同參與創透石虎棲地。
青年署表示,年輕人運用創意與專業,挑戰並翻轉傳統的觀念,透過行動,守護土地。「臺灣藍鵲茶」品牌創辦人黃柏鈞致力推動「流域收復」運動,提出「盤商讓利,茶農讓地」,不直接投入農作的方式,捨棄與茶農搶利,改以高價收購當地有機茶葉,運用品牌推廣,鼓勵茶農有機施作,透過與坪林在地茶農合作,攜手守護翡翠水庫上游流域。黃柏鈞表示:「我們賣的不是茶葉,而是一種理念。」期待讓更多坪林集水區內的茶園不再投入農藥。
青年署說明,黃柏鈞大學時因為熱愛登山,而對山林產生深厚的情感,畢業後也從事與生態保育有關的工作。2012年擔任中華鳥會秘書長,更因為承接「輔導坪林茶農擔任野鳥解說員」的政府專案,讓他在與茶農的互動中,了解到地方真實的需求。他導入「里山倡議」觀念,以「臺灣藍鵲茶」品牌開啟坪林流域收復的契機,從一開始3位茶農參加,到現在已經有15位茶農、近25片茶園參與轉作,生態友善茶園面積逐漸擴大,也保護更多野生動物的棲地。
除了友善耕作外,黃柏鈞也協助茶農發展兼具農業與休閒的新型產業模式,透過培訓茶農如何向民眾解說茶葉知識及辦理體驗活動,讓農業不僅是生產,同時結合食農教育學習並體驗採茶、製茶過程,讓茶農成為產地的說書人;另外也更結合多家企業來認養茶園,透過企業員工以工作假期照顧茶園的方式,增加藍鵲茶品牌的社會影響力。最近還導入科技,在集水區架設9座微型氣象站,蒐集該地域氣候數據,作為合作農家茶葉耕作、茶葉風味分析的參考。
「臺灣藍鵲茶」品牌建立後,黃柏鈞也與團隊於2019年起參與了苗栗在地發起的友善耕作運動,負責「石虎米」品牌的經營與行銷,希望將石虎棲地擴張的觀念融入苗栗縣通霄鎮楓樹里社區,並期盼吸引更多農家響應流域收復的理念,共同創造石虎生活的棲地。2020年又更將觸角延伸到屏東,打算藉由「山麻雀小米」這個品牌,連結在地部落,推動屏北原鄉部落小米復耕。
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官方網頁見 https://act.ydachangemaker.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