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8日)上午 10 時,行政院舉行「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正式宣布解禁長達將近 11 年管制的日本福島等 5 縣食品進口到台灣。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今天起並依食品安全管理法第 4 條進行預告,經 10 天預告期,預定 2 月下旬公告生效。
福島核災近 11 年,各國大多解除日本食品的區域管制,台灣依據國際規範改採風險管理,將解禁福島 5 縣食品。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強調,台灣的檢驗把關仍比國際嚴格,輻射檢驗標準本來就有,而且比其他國家嚴格,因此輻射超標的「核食」不會進來。陳吉仲表示,台灣對乳及乳製品、嬰兒食品、飲料及包裝水、其他食品等,有關碘 131、銫 134、銫 137 的輻射檢驗標準,比起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歐盟、加拿大、美國還高,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嚴格。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過去 10 年台灣累計檢驗 18 萬件進口日本食品,輻射檢驗全部符合標準;其中僅 236 件檢出,檢出率 0.13%,並未輻射超量。陳吉仲說,即便合格,仍請業者退運或銷毀,「根本沒有超過檢驗標準的核食進來。」
由於日本政府也在境內管制輻射污染食品,並接受外國檢視,對於核災陰影下的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 5 縣當地生產上市的食品是否安全,台灣曾派人前往日本調查,實地取樣檢驗高風險食品,一探究竟。
陳吉仲表示,台灣專家早在 2018 年便前往福島 5 縣,檢驗 301 件樣本。其中,銫 134、銫 137 的檢驗項目都符合標準,所有樣本中僅有 40 件樣品有相當微量的檢出,主要是野生香菇占 30 件。2019 年再採樣 31 件,驗鍶 90,則是均未檢出。
日本農林水產省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 2021 年 10 月,在 55 個國家中,大多數已對稻米、蔬果、茶葉、藥用植物、牛奶及乳製品、肉類、水產品、加工食品等 8 大類日本食品解除進口禁令。
羅秉成表示,2011 年 3 月 11 日發生日本東北大地震到現在已有 10 年多,世界各國已紛紛放寬或解除對福島周邊食品的相關輸入管制;至今仍對福島周邊地區「全部食品」禁止輸入的國家,全世界只剩下「台灣跟中國」。
現在全世界都開放福島周邊食品了,台灣目前也已經有相當的科學分析結論以及風險評估數據,特別是食藥署也公布了最新的風險評估報告,在科學證據的支持下,不能再用毫無根據的作法來歧視日本。而且「全世界都在進口的食品,不應該被稱呼為核食」。
羅秉成指出,去年 12 月 18 日公投結果顯示,多數民眾期待台灣走向世界,接受國際標準,展現參與高標準世界貿易體系的決心。政府未來調整日本福島周邊食品的輸入管制措施,會秉持比國際標準更嚴格的科學檢驗,具體落實邊境管制,為民眾的食品安全把關,讓民眾安心享用沒有健康疑慮的食品。
行政院表示政府會具體落實「三原則」與「三配套」,讓國人安心享用沒有健康疑慮的食品,「不會容許核食進口」。其中三原則包含:「回歸科學檢驗」、「比國際標準更嚴格」、「為食安把關」。三配套包含:從「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改為「禁止特定產品進口」、針對具風險品項「要求雙證證明」(輻射安全證明+產地證明),以及「福島 5 縣食品於邊境 100% 逐批檢驗」。三項措施嚴格把關,羅秉成強調,不會容許核食進口影響民眾食安。
朱立倫強調,779 萬公投結果不是政府可以踐踏、撕毀的,民眾要的是安全,政府要保障全民健康,沒有任何妥協空間和交換條件。民進黨如果敢撕毀公投結果、違逆民意,就必須付出代價,國民黨永遠和民眾站在一起,堅定立場,安全可靠的日本食品他們大力歡迎,但是只要對民眾有傷害的核災食品,一定反對到底。
然而實際上,馬英九前總統曾在 2016 年卸任前三天,也提出應該調整日本食品的管制措施,主張「台灣應盡快開放針對日本福島核災五縣市的食品進口,日本在產地證明和輻射證明等申報都有確實執行,日本食品的檢查也都沒問題,不應再禁止,以免日本覺得我們很不合理,跟國際間打交道還是要站住一個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