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白紙革命的關係,中國疫情政策從清零改為逐步開放,開放伴隨著疫情的升溫,也讓中國民眾開始出現搶藥潮,此搶藥潮也影響到台灣,台灣普拿疼也在此風潮下被大量收購。
面對開放後的中國,疫情不斷上升的同時,中國對於藥品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出現了中國搶藥的情況,並延伸至國外,其中,台灣的普拿疼也被大量收購,由於普拿疼缺貨使台灣民眾有感。
前日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指揮官王必勝對於普拿疼被大量收購一事表示,全球都有這狀況,會持續監測市場,記者問到,指揮中心若持續監測市場,但普拿疼缺貨狀況仍然嚴重下,是否限制民眾採購?王必勝對此說明,目前還沒決定要採取什麼措施,台灣退燒藥供應暫時不會有問題,還有很多替代藥品可以買,他提醒民眾,依需求適量購買,勿大量轉寄國外。
普拿疼只是退燒藥的其中一種,根據食藥署資訊,可以看到,解熱止痛藥主要分為兩類: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兩類止痛藥都有指示藥品的選項,皆可在藥局諮詢後購買作為居家常備藥,普拿疼即是乙醯胺酚,登錄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中即有 180 項不同品名的廠牌可供民眾選用。
醫生吳欣岱表示,會造成缺藥的情形,有人搶了寄去中國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中國封城很多原料出不來,連帶影響其他國家的生產也是一個問題;至於對於王必勝表示「台灣退燒藥供應暫時不會有問題」說法,吳欣岱除了表示認同外,她還額外強調兩點:一則為必須拋棄中國,建立民主自由國家的醫藥產業鍊;二則是,除了藥品外,必須密切注意各種物資的搶購情形。
今日,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如果是單一品牌的解熱鎮痛劑,例如普拿疼,有國外搶貨或是台灣民眾搶貨寄送國外的情況;但是同一成分的藥品不缺,請民眾不必恐慌,相關單位已密切注意藥品市場變化,退燒藥在醫療體系中仍然夠用。
2021 年開始中國陸續禁止台灣農產品,特別是到了 2022 年 12 月 8 日,無預警禁止了 178 項台灣水產品、後來加碼酒類、飲料禁止進口中國。就在中國「暫停」台灣水產品、飲料等輸入。值此同時,中國 12 月 7 日發布「新10條」解封,造成中國境內疫情的大爆發。12 月 13 日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面對嚴峻中國疫情,呼籲開放小三通,協助中國獲取足夠醫藥,引起台灣一片譁然。
當時就遭到醫師吳欣岱質疑「之前資訊戰方艙醫院不是好棒棒?憑什麼我們要協助他們醫療需求?」、時事評論員汪浩也指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竟要脅政府必須立即恢復小三通,協助中國人來搶食國內醫療資源。」如今,小三通尚未開放,台灣普拿疼就已經出現大量收購至中國的情況,朱立倫的言論值得大眾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