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報呱台灣

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出爐 促轉會:去除個人崇拜、反省威權歷史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今(8)日提出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計畫,他們說「威權象徵處置」是促轉會的法定任務,並將以「反省威權」作為中正紀念堂園區的轉型計畫主軸,改造園區成為歷史教育的活教材,以銘記過往,避免不義的過往再次發生,並將大型開放空間還給人民,使園區成為真正自由使用的開放性公園。

1975 年 4 月 5 日蔣介石(字中正)逝世後,當時的治喪委員會決定興建中正紀念堂以為紀念。然而隨著台灣轉型為民主國家,留下威權崇拜的設施,並不符合轉型正義的價值,因此多年來社會各界主張,應將中正紀念堂進行轉型,以對於過去的威權統治有所反省。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今日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要將園區改造為反省威權的歷史公園。
(圖/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提出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計畫,他們說「威權象徵處置」是促轉會的法定任務,並在今日提出「反省威權之歷史公園」之規劃構想,並且在「去除威權」的同時,也能「正視歷史」,因此促轉會提出「反省威權」作為中正紀念堂園區的轉型核心,透過改造園區成為歷史教育的活教材,藉此避免不義的過往再度發生。

促轉會的方案重點,乃是以1個構想主軸「反省威權之歷史公園」,2大轉型方向「改造威權空間」與「重構紀念敘事」​,以及3大處置措施「大廳銅像應予移除」、「堂體功能及外觀應予改造」、「園區整體崇拜軸線應予破除」​。

轉型正義工程中,移除象徵威權崇拜的銅像是重要的基本工作。圖為安置100多尊蔣中正銅像的桃園大溪慈湖紀念雕塑公園。
(圖/中央社檔案照片)

促轉會說明,空間規劃應扭轉目前因空間設計及使用原則所呈現的威權性格,改造為更具包容性、友善多元使用群體的公共空間,並要去除既有紀念意涵之威權象徵和佈局,藉此空間達成反省威權與反思歷史的功能。

具體的措施包含,必須移除大廳中央的蔣中正銅像,避免個人的威權崇拜;並且適當改造整個紀念堂建築體,但並非全部拆除,而是要讓建築體成為「見證威權並反省威權」的歷史活教材,促使人民親近並淡化威權色彩。

最後,目前園區的平面軸線配置、圍牆及入口的引導路徑、全區的高度配置及景觀視線等,整體構成「仰望、崇拜」的視線與路徑,這樣的「崇拜軸線」必須予以破除,扭轉園區威權崇拜的本質。

中正紀念堂的主管機關為文化部,於本篇截稿前,文化部暫時未對促轉會的提案有所回應。不過文化部曾於 2021 年 3 月 9 日表示,中正紀念堂轉型一定要往前走,並且已經展開第一階段的轉型工作,包含加入轉型正義與人權觀點的導覽、轉型正義與檔案史料展覽等措施。

參考資料: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