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與我方以「臺灣」為名互設代表處後,不斷遭受到中國經貿上的打壓,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於接受媒體採訪時,向立陶宛內閣喊話,應該考慮修改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藉此化解與中國的矛盾,我國外交部對此回應,從未接獲立陶宛政府要求更改我國駐立陶宛代表處的名稱,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亦否認更改名稱一事。
立陶宛與我方以「台灣」為名互設代表處,並且大力發展外交關係後,中國對此相當不滿,先是中斷與立陶宛的經貿關係,讓立陶宛的貨物無法銷往中國,中國甚至威脅其他國家的企業必須與立陶宛切斷關係,否則就禁止該國企業繼續與中國有經貿往來,甚至已有數家德國企業嘗試施壓立陶宛要求對中國退讓。
相關報導:中國惡劣手段施壓立陶宛 外交部重申:國際社會應嚴加譴責
迫於中國不斷升高經貿脅迫,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呼籲立陶宛內閣,應該考慮修改我方「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瑙塞達說,台灣代表處的文字意涵是釀成中國與立陶宛爆發衝突的主因,立陶宛政府當初做出決定時,根本沒有仔細評估中國可能發動的報復手段。
不過,我方外交部今(28)日澄清,外交部尊重立陶宛國內各種意見的表達,重申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是雙方政府的共識,我方也從未接獲立陶宛政府要求更改我國駐立陶宛代表處的名稱。外交部還說,立陶宛外長藍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本(1)月 26 日在國會接受記者聯訪時即重申,沒有變更台灣代表處名稱的意圖與計畫。
外交部說,中國政府以不滿我方設處名稱為由,持續以經濟脅迫手斷逼迫立陶宛政府改變其依主權原則所做的外交決策,中國這種踐踏自由民主與主權獨立普世價值,漠視國際規範與經濟秩序的霸凌行徑,民主國家及國際社會均嚴厲譴責。
歐洲聯盟執委會本月 27 日已針對中國對立陶宛的「歧視性貿易做法」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訴訟,立陶宛總理希莫妮特(Ingrida Šimonytė )同日接受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訪問時也強烈批評中國惡意經濟脅迫,肯定歐洲聯盟採取反制行動。
針對中國以經貿封鎖打壓立陶宛,歐盟貿易執行委員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也表示,歐盟認定中國對待立陶宛的作法,是一種「經濟脅迫」,歐盟成員國必須在回應上取得普遍共識。杜姆布羅夫斯基斯接受德國「商報」(Handelsblatt)訪問時表示,歐盟一直試圖協調出中國與立陶宛雙方可以接受的方案,但是中國一直沒有讓步的跡象。
然而,世界貿易組織解決紛爭,必須歷經雙邊諮詢、爭端解決小組等協調程序,時間可能拖延到九個月以上,處理時間冗長恐怕緩不濟急。杜姆布羅夫斯基斯對此表示,歐盟必須發展出更有效的工具予以對抗,歐盟執委會已經提出相關法案,希望歐洲議會與各個成員國可以盡快完成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