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北韓成外患? 韓在野黨重提內亂特檢法惹議 美專家:與戒嚴令一樣危險
《內亂特檢法》原本是針對尹錫悅總統發布戒嚴令引發內亂事件的調查,遭否決後重新提交的法案卻將「外患嫌疑」納入調查範圍,理由更明確指出包括「向海外衝突地區派兵」、「使用對北韓的擴音器」、「擴大向北韓散佈傳單」、「無人機滲透平壤」、「嘗試對北韓穢物氣球做源頭打擊」等內容,並聲稱這些行為涉嫌「誘使引發戰爭或武力衝突」。
January 14, 2025
祖克柏、馬斯克抨擊歐盟科技管制 獲歐洲政壇極右翼歡迎
Meta 執行長祖克柏日前宣布大幅調整該公司的內容審核政策,並抨擊歐盟的管制法規「將審查制度化」。他表示將與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合作,共同對抗試圖箝制社群媒體平台的國家,此番言論在歐洲政壇引發強烈反響。
January 12, 2025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2024 年全球均溫首度超越工業革命前均溫達 1.6°C
歐盟的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發布報告指出,剛過去的 2024 年創下兩項重要紀錄,不僅是 1850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更是首次出現全球平均溫度超過工業革命前(1850-1890)平均溫度 1.5°C 的年份。
January 12, 2025
烏克蘭入北約的替代方案?苦戰抑或談判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 日前刊出文章,認為雖然俄烏戰爭初期,烏克蘭的目標是完全解放被俄軍佔領的領土,以及追究戰爭罪行,不過時至今日,這些目標似乎很難實現。當前的重點,轉變成如何讓俄羅斯同意停火,並透過談判結束目前的戰爭。
January 11, 2025
蓋洛普:韓執政黨民調不降反升 尹錫悅短命戒嚴後一個月
12 月 3 日尹錫悅引發戒嚴事件後,韓國社會對總統的批評如潮水般湧現,在野黨也藉助民眾的怒火,開始快速推進對尹錫悅的罷免。然而,一個月過去,隨著在野黨先後發起彈劾代理總統、發佈總統逮捕令等爭議事件,讓許多沉默的右翼民眾開始走向街頭,與要求彈劾尹錫悅的民眾對峙,並且開始散發出出人意料的影響力。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應對台海危機 日本無償援菲海岸雷達將部署菲律賓最北端
菲律賓武裝部隊參謀總長布勞納(Gen. Romeo Brawner)本(1)月 9 日在接受日媒《共同社》專訪時表示,將把日本無償提供的部分海岸監視雷達,部署於靠近台灣的菲律賓最北端巴丹群島省的島嶼上。他指出,在台海危機可能發生的背景下,確保巴士海峽的安全對日本等國家來說極為重要。
January 10, 2025
潛伏韓國最大工會 北韓在地協力者奉命反美反日反尹錫悅
韓國水原地方法院在去年 11 月對因涉嫌接收來自北韓多份指令文件奉命從事間諜活動,而被依違反《國家保安法》起訴的三名由韓國最大工會幹部組成的間諜組織成員,判處了 5 至 15 年的有期徒刑。這起間諜事件揭發出北韓透過韓國工會組織削弱韓美日三國合作、並利用反日情緒分化韓國內部加劇對立的企圖。
January 10, 2025
馬斯克與德國極右派領袖直播對談 恐違反歐盟數位服務法
馬斯克將在 X 平台上,與德國極右派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總理候選人韋德爾(Alice Weidel)展開直播對談,此舉引發歐盟各國領袖和議員強烈不滿,於週一(1 月 6 日)呼籲歐盟應動用所有法律手段約束馬斯克。
January 9, 2025
川普:美國需要格陵蘭以確保國家安全 就算丹麥合法領有也該放棄
1 月 7 日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在佛羅里達海湖莊園(Mar-a-Lago)舉行記者會,會上語出驚人,重申擴張美國領土的企圖,並特別強調必須取得格陵蘭島及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聲稱這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January 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