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報呱世界歐非

歐洲不向中國製設備就無法達成風電擴張目標?歐盟調查中國補貼風力渦輪商

最近中國風力渦輪機機製造商首次在德國獲得訂單,這是他們在歐洲市場取得的重要突破,但也讓歐盟風電業更加感受到威脅。

目前,中國製造商如金風、明陽和雲達在歐洲風電容量中佔比不到 1%。但根據歐洲風能協會(WindEurope)的數據,中國製造商僅 2023 年內就獲得 1.2 GW(gigawatt,百萬瓩)的訂單,相當於過去十年的安裝總量,而今年到目前為止,歐洲對中國製造風機的訂單已達 546 MW(百萬瓦)。

7 月稍早,德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公司 Luxcara 向明陽訂購總容量 296 MW 的風力渦輪機,是中國製造商首次獲得的德國訂單,德國政府表示將密切審查其內容。

歐洲業界代表指出,中國製造商提供諸如延期付款等激勵措施,價格比歐洲競爭對手低 50%。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的數據,中國風能生產力約為 82 GW,幾乎是歐洲產能的四倍,遠遠超出中國國內市場需求。

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岩表示,中國並未補貼風力渦輪機製造商,中國的競爭力源於其龐大市場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他並且警告稱,歐洲若不從中國購買設備,可能就無法實現其風電擴張的目標。

中國金風風電在烏魯木齊的風電設備(圖/公有領域)

儘管面臨挑戰,德國其他風電集團如 EnBW 和 BayWa 等迄今還是避免使用中國製造的風力渦輪機。但也有企業如萊茵再生能源(RWE Renewables)已開始考慮亞洲供應商是否能滿足其技術、品質、安全及成本效益等要求。

中國公司進軍歐洲市場野心勃勃,由其產品規模可見一般。明陽生產的離岸風機轉子直徑達 260 公尺,是最大的風機之一。一台 18 MW 的離岸風機就可供應超過三萬戶的家庭用電。

目前除了金風旗下的 Vensys,多數中國風力渦輪製造商都還沒在歐洲設立生產基地。業界專家認為,為了維護設備並避免長距離運輸零件,這些公司遲早要在當地設廠。

中國風電三一(Sany)去年表示,正在考慮在歐洲設廠,且已聘請曾在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及恩德集團(Nordex)高層任職的專家來管理其團隊。

明陽技術長張啟應表示,中國企業加入競爭對歐洲有利,不過他了解並非所有人都歡迎這種競爭。他強調,「只要西方需要中國的風機,我們就會在那裡」。

目前的發展引發歐盟憂慮,歐盟執委會已經啟動調查,要確定中國風電產業是否受有國家不公平補貼。歐洲風電業也擔心可能重蹈十多年前太陽能產業的覆轍。當時歐洲決策者未能及時採取行動限制中國進口,導致許多歐洲製造商倒閉。

延伸閱讀:
丹麥建全球首座風力能源島:綠能轉型+降低依賴俄羅斯

參考新聞來源:
2024/07/20    Euractiv(歐洲動態)    Chinese wind turbine-makers move into Europe as trade tensions fl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