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報呱世界美澳

2023北約峰會沒有發生:烏克蘭加入北約 日本設立北約辦事處

本屆 2023 北約峰會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舉行,引人注目的是,瑞典突破土耳其阻擾,可望加入成為北約第 32 個盟國,烏克蘭會「更靠近」北約,但是沒有時間表,澤倫斯基斥之為「荒謬」。烏克蘭無法在此峰會加入北約。

2023 年北約峰會提出 90 點公報,主要強化北約集體的嚇阻與防衛,採取了「自冷戰結束以來最全面的防衛計畫」[ 第 34 點 ]。這個防衛計畫還需要各個盟國提高自己的軍費,才能將北約盟國武器與裝備現代化,同時包括新科技的創新。2023 年為止,北約 31 個成員國,只有 11 個盟國,滿足北約要求,國防預算須占 GDP 的 2% 以上 [ 第 27、28 點 ]。

烏克蘭加入北約時機 俄烏戰爭結束之後

2023 北約峰會仍壟罩在俄烏戰爭之中,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並要求俄羅斯立即停止入侵,退出烏克蘭邊境之外,包括 2014 俄國入侵的克里米亞 [公報第 8 點]。

烏克蘭一直想要加入北約,雖然 2008 年北約早已同意,在俄羅斯的威逼下,卻一直遲遲沒有進度,甚至 2014 年俄國入侵克里米亞,北約依然沒有積極動作。直至 2022 年俄烏戰爭之後,北約以間接參戰方式提供武器給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並大力支援烏克蘭反攻。問題是,既然所有盟國都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為何不讓烏克蘭「直接」加入北約?澤倫斯基亦在俄烏戰爭期間,不斷呼籲北約,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延伸閱讀:
北約秘書長:所有盟國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 俄羅斯無權置喙

2023 年 4 月 4 日,分蘭加入北約後,北約 32 成員國
圖/報呱製圖

根據北約第五條集體防禦的原則,攻擊北約某一盟國,等於攻擊全體盟國。換言之,一旦烏克蘭在戰爭時順利加入北約,意味著北約全部盟國要投入抗俄戰爭。另一個可能的時機,就是讓烏克蘭在贏得俄烏戰爭之後,再加入北約。這樣可以減少北約盟國內部的阻力,避免直接面對戰爭的危險。也因此,北約秘書長說道會增強對烏克蘭實質與政治上的支援,而讓烏克蘭「更靠近」加入北約。

更靠近卻拖延烏克蘭加入北約,會前就引來澤倫斯基的不滿,北約因此採取了幾個權宜的措施:提出援助烏克蘭的多年計畫[公報第 13 點]、成立「北約─烏克蘭理事會」(NATO-Ukraine Council)[公報第 2 、12 點]、取消烏克蘭要成為北約盟國所需要的「成員國行動計畫」(Membership Action Plan, MAP)[公報第 11 點]。這些措施,當然難以安撫澤倫斯基。

不過,G7 七大工業國在 7 月 12 日進一步加碼,發表聯合聲明,重申「烏克蘭安全是歐洲─大西洋安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給了「具體」的保證,G7 也設定與烏克蘭展開安全合作的進程,包括可持續部隊、烏克蘭戰爭復原、財務挹注烏克蘭的治理、引進現代透明化治理等技術,也因而緩和了烏克蘭無法立即加入北約的遺憾。

烏克蘭這些待遇,卻是目前一般北約成員國所沒有的。澤倫斯基對 G7 聯合聲明,則表示,這對烏克蘭是「安全上重大勝利」。

土耳其不再杯葛 瑞典可望成為北約第 32 盟國

俄烏戰爭後,一向受到俄國威脅而保持中立的芬蘭、瑞典,在 2022 年 5 月提出加入北約的申請,北約也在今(2023)年 4 月 4 日,芬蘭成為北約第 31 個盟國。歐盟與北約 22 個成員國重疊,北約與歐盟的戰略夥伴關係更形緊密。

由於加入北約需要所有盟國同意,瑞典卻因土耳其杯葛,遲遲無法加入北約。瑞典向來以人權庇護對抗獨裁國家著稱。過去,「台灣人自救宣言」撰寫人之一的彭明敏還是策畫刺蔣案的鄭自才,都曾前往瑞典尋求人權庇護。而現今,瑞典受到土耳其的怨恨的原因是,庫德族人受到瑞典的政治庇護。

瑞典與土耳其達成協議,土耳其同意瑞典加入北約。左至右分別為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
(圖/NATO)

7 月 10 日,今年北約正式會議前,北約、土耳其和瑞典三方達成協議,召開共同記者會,瑞典承諾強化與土耳其在反恐的合作,包括不再支持庫德族的人民保護軍(YPG/PYD)。瑞典可望成為第 32 個北約盟國。

一旦瑞典加入,結束瑞典 200 年來所維持的戰時中立,也對歐洲地緣政治產生巨大的影響,波羅地海鄰近 9 個國家,除了俄羅斯之外,其他 8 國都是北約盟國,完全制衡了俄羅斯出入。北歐 5 國(芬蘭、瑞典、挪威、冰島和丹麥)也都成為北約盟國。

土耳其之所以轉彎,除了上述瑞典不再支持庫德族人民保護軍以外,傳聞與拜登同意出售 40 架 F-16 給土耳其有關,不過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否認其關聯性。不過,他說道讓瑞典加入北約,土耳其就可以加入歐盟。土耳其總統隨即引來許多批評,誤解了北約和歐盟是兩個不同組織。

延伸閱讀
土耳其同意瑞典加入北約盼加速土耳其入歐盟進程

拜登與艾爾段在 2023 北約峰會會面 ∕ 圖片擷取自 PBS 美國公共廣播公司

應對中國系統性挑戰  北約邀日韓澳紐領袖出席

北約秘書長說道北約雖然是區域聯盟,面臨的卻是全球性的挑戰。這個挑戰不僅是公報上所提的俄羅斯與恐怖主義,還有中國擴張野心所帶來的威脅,企圖以脅迫手段分化北約,挑戰了北約的利益、安全與價值觀。北約提出的 90 點峰會公報,其中第 6、23、24、 55、74 點直接點名中國。

北約在 2021 年峰會首度指出中國為「系統性的挑戰」,並納入 2022 年的〈戰略構想〉,這次在 2023 年北約峰會公報第 24 與 74 點,再次重申中國是歐洲—大西洋的「系統性挑戰」。

北約延續過去幾年,再次全面性盤點中國政治、軍事、經濟的威脅,也釋放善意,願與中國進行具有透明度的建設性對話。北約不單是對中國如此,這個對話的態度,在面對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也適用。[公報第 19 點]

2023北約峰會也邀請了亞太四夥伴與會。由左至右分別是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紐西蘭總理希金斯、韓國總統尹錫悅。
(圖/NATO)

這次邀請這些印太地區重要的國家,早有端倪,今年 4 月 5 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的北約部長會議,也邀請了日韓澳紐的部長。會中關注除了對抗俄羅斯,也聚焦在中俄結盟以及俄烏戰爭中國可能提供俄國的援助。這次北約峰會公報[第 25 點],延續今年  6 月 30 日歐盟理事會的結論呼籲中國「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且「採取負責任的作為,不要提供俄羅斯任何致命援助」。

延伸閱讀:
歐盟理事會結論:鼓勵中國負責任 繼續去風險化

這四國領袖的出席,不是在既有的美日或美韓軍事同盟,就是同時在澳英美三方同盟或是四方安全對話(美日印澳)或五眼聯盟(澳加紐英美)等不同強弱不一的同盟之中。

在日本設立北約辦事處 法國反對

喜談「戰略自主」的法國總統馬克宏,一直表示不願法國甚至歐盟陷入美中角力,同樣的,法國也反對有 22 個歐盟成員國的北約,從大西洋跨足到印太地區,馬克宏強調北約有其「地域性」,當然也反對北約在日本設立辦事處。

法國總統馬克宏
(圖/Jeso Carneiro/CC BY-NC 2.0)

相關報導:北約設日本聯絡處?法國中國同聲反對​

面對中國霸權擴張對區域安全所造成的威脅,如果北約在日本設辦事處,並非北約真的可以在印太地區揮實際集體防衛功能,而是民主同盟在印太地區進一步強化對中國的威嚇力,也符合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今(2023)年 6 月香格里拉對話的目標,擴大新夥伴、強化舊夥伴,對抗中國使之不敢妄動。

每一次民主同盟間部長級或領袖的會面,只會讓共識更強大,關係更深化。

參考資料:
2023/07/12 Joint Declaration of Support for Ukraine – GOV.UK
2023/07/11 NATO Official text: Vilnius Summit Communiqué issued by NATO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participating in the meeting of the North Atlantic Council in Vilnius
2023/07/10 NATO News: Press statement following the meeting between Türkiye, Sweden, and the NATO Secretary General
2023/07/11 NATO Opinion: Opening remarks by NATO Secretary General Jens Stoltenberg at the meeting of the North Atlantic Council at the level of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with Sweden
2023/07/11 NATO News: NATO agrees strong package for Ukraine, boosts deterrence and defense
2023/01/10 EU-NATO Joint Declaration 2023
2023/04/05 NATO News: NATO Foreign Ministers wrap up meetings with focus on China and support to Ukr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