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報呱世界東北亞

美英澳AUKUS擬與日本合作 發展先進國防技術

根據《日經新聞》本(3)月 2 日的報導指出,美國已開始考慮在美英澳的安全合作架構「AUKUS」下和日本進行技術合作。這項合作旨在透過多邊合作以威懾中國,目標為發展先進國防技術,而日本將不涉及原先美英澳的核潛艦計畫。

多位美國政府官員向《日經新聞》透露,美方已就與日本合作事宜,著手與英國、澳洲進行磋商。

非成員國 日本是首個參與AUKUS的國家

美國拜登政府希望在 4 月 10 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美國進行國是訪問之前達成協議。如果成真,日本將成為美英澳於 2021 年 9 月啟動 AUKUS 架構後,第一個參與 AUKUS 的國家。

AUKUS 成立的目的有兩個主要支柱,其一在於幫助澳洲取得常規武裝的核動力潛艦,其二是著重於發展先進的作戰能力,包含人工智慧、網路安全、水下無人機、電子戰、高超音速武器等。美英澳將挑選出與日本之間具體的合作領域和計畫。

美國官員表示,與日本的合作,將僅限於在第二支柱下開發先進防衛技術的具體計畫。

過去,在《產經新聞》2022 年 4 月的報導中提到,美英澳曾各別以非官方的方式試探日本是否加入,當時日本政府內部也對加入 AUKUS 有極高的興趣。外界亦預測未來如果納入日本,將可能形成印太版的小北約。

但目前,美英澳不打算將其納入 AUKUS 的正式成員,也不會要求日本參與澳洲在 AUKUS 中推進採購的核潛艦計劃。

電腦模擬繪製的SSN-AUKUS核動力潛艇
(圖/BAE Systems)

相關報導:AUKUS宣布核動力潛艇計劃 美英澳聯合開發SSN-AUKUS潛艦

AUKUS 戰略:先進能力合作 引入「非成員國」的夥伴參與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東亞暨大洋洲事務資深主任芮普胡伯(Mira Rapp-Hooper)最近的發言中暗示,AUKUS 的第二支柱將可能引入其他夥伴國的參與。

在 2 月中旬於美國和平研究所主辦的活動中,芮普胡伯提到:「我們希望在非常近的未來取得良好進展」,並補充說,盟友和夥伴可以為「先進能力方面非常令人興奮的合作」中做出很大貢獻,即使不是第一支柱的一部分。

美國國務院一位高級官員向《日經新聞》表示,「歡迎一個擁有不同軍事能力、技術和資源的國家可能會帶來技術發展的突破或加速發展。」他強調了增加合作夥伴國家的重要性,並提到與多個國家合作的可能性。

紐西蘭和加拿大也已表示有意與 AUKUS 合作開發先進防衛能力。

相關報導:
布林肯歡迎紐西蘭跟AUKUS合作 美兩黨論戰是否對英澳無縫分享軍事技術
紐西蘭等「亞太夥伴 AP4」靠攏北約 加入AUKUS指日可待?

只在先進國防技術合作 AUKUS尚不考慮新成員加入

AUKUS 合作的目的是與日本共享國防技術和實驗數據,加速技術開發。如果有更多國家使用相同的防衛技術和武器,將更容易在軍事行動中進行合作。日本、美國、英國、澳洲都對中國在台海和南中國海的軍事活動感到擔憂

美國戰略暨國際問題中心(CSIS)的日本研究主任強斯敦(Christopher Johnston)將空中、水下無人機的開發視為有潛力的合作領域,他提到「關鍵是日本能否找到能夠為現有三邊合作增加價值的具體計畫」。

在美英澳的磋商中,澳洲對短期內與其他國家合作持謹慎態度。《日經新聞》指出澳洲似乎擔心隨著參與國家增多,防衛技術的共享將變得更加複雜,而延誤治技術開發,所以認為目前應該集中在三邊架構內進行。

上個月,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表示,他希望在技術發展上「與日本更緊密地合作」,並稱日本是一個「創新的地方」,但也排除了日本參與三邊聯盟的核潛艦計劃。

馬勒斯強調,與日本的合作不會很快發生,因為 AUKUS 的第二支柱仍在成形階段。儘管如此,日澳在去年 6 月簽署了科學技術合作協議,今年 1 月也簽署了另一項協議,同意啟動關於水下自律無人機的共同研究,為合作奠定基礎。

2023年6月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右)與澳洲國防部長馬勒斯簽署了研發測試與評估(RDT&E)安排,並確認進一步加強各個領域的科技合作。
(圖/日本防衛省)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re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研究員華瑟(Becca Wasser)也表示,現在邀請新的合作夥伴還為時過早。

她說「我認為我們應該按照目前的設想在 AUKUS 第二支柱取得一些進展,再考慮進一步擴展。在這個時候增加額外的合作夥伴,不幸地只會削弱目前的目標。」

防止機敏情報外洩 日本需強化網路安全防護

而即使日本參與的範圍和規模有限,日本也需要加強網路安全防護來保護機敏資訊和技術。國務院高級官員強調,在 AUKUS 中分享技術「最重要的是網路安全」。他說「因為我們了解我們的對手(中國),確實看到了機會⋯⋯對於透過我們的國防交易嘗試獲取我們的國防情報有極大興趣。」

澳洲信號局在去(2023)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澳洲遭受的網路攻擊急速增加,並警告稱,有關 AUKUS 的資訊「很可能成為國家行為者為自己的軍事計劃竊取智慧財產權的目標」。

各國安全合作需要先確保合作對象不會外洩相關情報。
(圖/Pixabay/報呱再製)

一位美國國防部高層肯定日本最近為保護網路安全所做的努力,同時他也說「大家認為仍需要改進」,據《華盛頓郵報》去年報導稱,美軍發現中國軍方駭客在 2020 年秋季入侵了日本的防衛機密網路系統。當時報導指出,這種網路安全防護上的鬆懈,可能會阻礙美國國防部與日本之間的情報共享。

相關報導:
《華郵》爆中國駭客入侵日本機密網路 美仍對美日關係充滿信心
日本助印太國家發展網路安全 擴大共享網攻情報
網路軍種正夯 日本網路部隊將擴編至2.5倍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正在尋求通過一項新法案來解決相關問題。這項法案將使日本與 G7 成員國在機敏情報保護方面處於同等地位。

上個月底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一項創設「安全許可」(Security Clearance)制度的法案,將網路攻擊、供應鏈脆弱性等相關情報,指定為外洩將會對日本安全保障造成損害的「重要經濟安保情報」,包含民間企業員工,能存取這些資訊的,將限定在通過國家對個人進行背景調查的人員。

相關報導:
J+AUKUS和1+5眼聯盟不了了之的原因:日本在情資保護不獲信任
日本經濟安保法修正案 將納入安全許可制度

若重要情報外洩,除了可對該員處以 5 年以下有期徒刑、500 萬日圓(約新台幣 105 萬元)以下罰金以外,也可對其服務的公司處以罰金。日本政府希望法案能在本次國會會期中審查通過。

前日相麻生2023年底曾提議:讓日本加入AUKUS

關於日本與 AUKUS 合作,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在去年 11 月訪澳,並於民間智庫「澳洲國際事務研究所(AIIA)主辦的活動上發表演說,以個人見解提議讓日本加入 AUKUS。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2023年11月在澳洲智庫舉辦的活動上發表演說,並提議讓日本加入AUKUS。
(圖/AIIA)

演說中,對於中國加強海上擴權,麻生指出「儘管習近平國家主席不太可能立即嘗試以武力侵台,但他可能會先佔領台灣實質控制的金門島等偏遠島嶼」。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他強調日美澳必須團結起來,展現出不容許中國以武力改變現狀的立場,如果日美澳的回應過於疲弱,中國就會做對自己有利的解讀,接著再把目光投向台灣本島。麻生說在嚴峻的安保環境下,澳洲是日本除了美國以外需要一同合作的對象。

延伸閱讀:
台海危機的關鍵變數》日本扮演什麼角色?
展現威懾力》前日相麻生太郎:必要時將運用防衛能力保衛台灣
前日相麻生太郎:切勿讓台灣成為下一扇破窗

麻生也以個人見解,提議在 AUKUS 前面加上日本的英文字首,讓日本加入成為「JAUKUS」。他提到澳洲急需更新老舊潛艇,而日本在這方面可以做出重要貢獻。

另外,對於 AUKUS 與日本僅在先進國防技術合作,並排除日本參與澳洲的核潛艦採購計畫,這可能可以在澳洲國際事務研究所在麻生演講後的一篇文章中找到答案,文中指出現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曾誓言要為廢除核武、成就無核武世界發揮領導作用,因此將會積極抵制日本參與 AUKUS 的第一個支柱——協助澳洲獲取核動力潛艇。

延伸閱讀:
原爆78週年》無核武世界與加強核威懾 理想與現實的鴻溝
日英同盟百年後復活?雙方簽署軍隊相互准入協定推進安全合作
進化中的日英同盟》隱形抗中   以人權與永續恢復公平競爭
日澳簽署「歷史性」協定 簡化軍隊互訪程序為大規模演習鋪路
日澳經濟部長級對話 確保能源穩定供應、致力脫碳投資環境
美日澳外長同聲譴責中國 前助理防長:澳洲要有威懾能力幫助鄰國

參考新聞連結:
2024/03/02 日経 AUKUS、日本と防衛技術協力を検討 中国抑止狙う
2024/03/02 NIKKEI ASIA AUKUS weighs Japan’s participation in defense tech development
2024/03/02 The Japan Times  AUKUS eyes defense tech collaboration with Japan, report says
2022/04/12 産経 <独自>AUKUS参加、米英豪が日本に打診 極超音速兵器など技術力期待
2024/01/23 防衛省及び豪州国防省による「水中自律型無人機に関する日豪共同研究」に関する事業取決めの署名について
2024/02/27 NHK セキュリティークリアランス制度 創設に向けた法案 閣議決定
2023/11/13 日経 対中国「日米豪で結束を」 麻生氏「JAUKUS」提起
2023/12/13 AIIA Is JAUKUS a Politically Viable Option in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