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中國反而強化與俄羅斯的盟友關係,引起西方國家高度警覺。美國總統拜登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都表示,中國若協助俄羅斯規避經濟制裁,甚或提供俄羅斯武器,都必須承擔「後果」及「聲譽風險」。上週德國總理蕭茲則在訪問日本時明確表示,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將強化與印太地區各國的關係,排除中國意味甚濃。 Read More
北約組織發布消息指出,上週北約雷達追蹤波羅的海及黑海地區一些可疑的俄羅斯飛機,並多次派出戰機緊急升空,跟蹤攔截以為回應。在上週二到週五短短四天之內,波蘭、丹麥、法國和西班牙的快速反應警報(QRA)戰鬥機在不同時間進入波羅的海地區,黑海地區則有羅馬尼亞和英國的 QRA 戰機調查接近北約領空的不明飛行器。 Read More
俄羅斯持續轟炸烏克蘭,導致莫大經濟損失,美國及歐洲各國都伸出援手。歐盟提供烏克蘭 10 億歐元軍事援助,此外並從宏觀經濟緊急協助基金撥款 6 億歐元。美國則又宣布對烏克蘭提供 13 億美元的經濟和軍事援助。澤倫斯基在討論中建議徵收「戰爭税」,並將遭凍結的俄羅斯央行資產用於補償烏克蘭及其他國家的損失。 Read More
俄羅斯總統蒲亭特務出身,動輒下毒暗殺異己,日前又發生兩名俄國寡頭及其妻女遭離奇謀殺,分別陳屍巴賽隆納及莫斯科住處的詭異事件,由於兩起案件發生相距不到 48 小時,令人懷疑這又是蒲亭追殺之舉。此等「盛名」之下,連蒲亭在法國總統大選後發去賀電,末尾祝馬克宏「身體健康」,都被媒體戲稱「聽起來像是要脅」。 Read More
4月26日俄羅斯提出警告,將於隔日停止向波蘭及保加利亞輸送天然氣。週三路透社報導,歐盟天然氣運輸網路的數據顯示,俄羅斯確實已經中止亞馬爾-歐洲管道(Yamal-European Pipeline)送往波蘭的天然氣。 Read More
歐盟經濟事務執委簡提洛尼(Paolo Gentiloni)在華府智庫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演講指出,全球供應鏈經歷長達兩年的疫情衝擊,已經變得很脆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又顯示出德國數十年來「以商促變」(Wandel durch Handel)政策的局限性,可能標示著全球化已經走到終點。 Read More
俄羅斯中央軍區副指揮官米聶凱夫少將(Rustam Minnekayev)發表聲明指出,俄羅斯以完全控制烏克蘭東部及南部為作戰目標,並稱拿下南部有助於打開前往聶斯特河沿岸地區(Transnistria)的通道,該地區位於烏克蘭西南部與鄰國摩爾多瓦之間,是一受親俄分離主義者控制的狹長地區。 Read More
路透社報導,一名歐洲官員向美國記者透露,他認為烏克蘭南方的馬立波港(Mariupol)將在數日內陷落,其最終處境將比遭到血洗的布查(Bucha)更加慘酷。由於話題敏感,這名歐洲官員不願具名,但他表示「我們預期馬立波城徹底毀滅,大量平民死亡」。 Read More
德國聯邦議會歐洲、國防與外交委員會三名主席訪問烏克蘭,三人分別為自民黨的施卓克-齊默曼、與總理蕭茲同屬社會民主黨的羅斯及綠黨的何懷特。三人回國後稱德國至今不提供烏克蘭重型武器,「問題出在總理辦公室」。東歐戰爭也影響希臘和土耳其的關係。這兩國在東地中海衝突已久,上週希臘稱土耳其侵犯領空多達11次。 Read More
奧地利總理內哈默(Karl Nehammer)成為烏克蘭戰爭開戰以來第一個訪問莫斯科與俄羅斯蒲亭會面的西方國家領袖。事後他以「悲觀」來形容這長達 75 分鐘的閉門會談,認為透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的可能性很低。該次會談唯一較為「正面」的消息,大概就是蒲亭當面向內哈默表示,歐洲各國可以繼續以歐元向俄羅斯購買天然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