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交部秘書唐勇勝 10 月 21 日曾表示,已就具爭議的喜馬拉雅山邊境地區巡邏問題達成協議,以解決 4 年來的軍事對峙僵局。然而,數十年來印中爭議不斷的邊境,能就此順利走向和平?另一方面,兩國都是擁核大國,印度的核戰略除了是應對巴基斯坦之外,面對中國在陸上與海上威脅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Read More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報導指出,全球人口最多的10個國家當中,有7個將於2024年舉行大選,要選出下一任國家領袖,而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的民主指數和自由之家的全球自由指數,這 7 個國家無一是完全的民主政體,而分屬有瑕疵的民主政體、民主與威權的混合政體,或者根本就是威權政體。 Read More
孟加拉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造訪歐盟,向布魯塞爾傳遞一個重要訊息:在歐盟和中國的影響力爭奪戰當中,孟加拉不會選邊站。哈希納此行是為了與歐盟簽署投資協議,總金額高達 4 億歐元。這是歐盟「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的一部分,是要與中國「一帶一路」分庭抗禮的外國投資計畫。 Read More
以色列通知巴勒斯坦人全面撤出加薩,引發聯合國關切,認為這將造成一場人道主義災難,巴勒斯坦駐歐盟大使阿法拉則表示,這恐怕會使歐洲人反對戰爭。似乎正如阿法拉所言,歐盟對於以色列的態度正在改變。由於以色列全面圍困加薩超過 200 萬居民,已有越來越多歐盟國家領袖向以色列表示,將在國際法範圍內採取行動。 Read More
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之後,美國迅速反應調度,向衝突地區派遣軍隊,這顯示美國政府憂慮局勢升溫,演變成區域性的衝突,因而積極在當地建立軍事存在,以阻止真主黨、伊朗或其他人利用這種局勢。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後數小時內,美國便將福特號航母打擊群改向前往以色列。當時福特號剛完成與義大利海軍的聯合演習,受命加速改往東地中海。 Read More
美國總統拜登和印度總理莫迪 6 月 22 日在白宮會面,主要議題著重在對抗中國崛起的商業與國防協議。兩人在一個多小時不公開的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東海與南中國海的情勢緊張,同時警告破壞穩定的行為。還強調國際法與航行自由的重要性。兩國也宣佈了關於半導體、關鍵礦產、技術、太空合作以及國防合作與銷售的協議。 Read More
第 76 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已於 21 日在瑞士日內瓦正式展開,台灣直至開議前仍未收到邀請函,今年已是連續第 7 年因受中國打壓而無法參與世衛大會。而友邦在會中提出臨時動議要求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 WHA,也由於中國與巴基斯坦帶頭反對,未能被列入本屆大會的議程。 雖然長期被世衛衛生組織(WHO)拒之門外,但台灣官方與民間的力量仍齊聚日內瓦,共同聲援台灣參與 WHA。由衛福部長薛瑞元率領的官方「世衛行動團」在 21 日舉行國際記者會,痛批中國扭曲聯合國大會第 2758 號決議及和世界衛生大會第 25.1 號決議,非法阻撓台灣參與 WHA。 「WHA 宣達團」、「台灣佇遮計畫」等民間團體則積極透過網路串聯、舉辦論壇、發放文宣等方式為台灣宣傳,在參與 WHO… Read More
中國在巴基斯坦的一帶一路重點工程瓜達爾港(Gwadar Port)日前爆發嚴重的民眾抗議。抗議團體「瓜達爾權利運動」(Haq Do Tehreek)靜坐圍堵港口,緊張局勢已經持續數週。示威領袖里曼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在該地區工作的中國公民離開。目前當地政府強力鎮壓抗爭,實施宵禁。 Read More
馬爾地夫長期以來作為豪華旅遊景點而聞名,也由於其位於印度洋的中心位置,重要的交通水道會穿過領海,因此馬爾地夫雖面積小但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而馬爾地夫將於2023年9月舉行下一屆總統選舉。這場選舉除了關乎馬爾地夫人的未來之外,印度洋地區大國也會密切關注。因此馬爾地夫的政治也跟越來越跟大國競爭糾纏在一起,尤其是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影響力競爭。 Read More
根據監測軍政府空軍能力的分析人士和前緬甸空軍飛行員稱,緬甸軍政府購買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發生產的 JF-17 戰鬥機都因技術故障而停飛,這類輕型多用途戰鬥機大多存有結構裂縫和其他技術問題。緬甸軍政府買的這些戰鬥機也被證明無法服役,而且緬甸軍方也缺乏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術專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