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離任的歐盟對外事務部亞太總司長維綱(Gunnar Wiegand)在離職前夕受訪時表示,前中國外長秦剛在任七個月後突然失蹤,至今已兩個月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面,中國應該對此提出解釋。 Read More
2022年初,諸多歐美國家呼籲抵制中國北京冬季奧運,但波蘭總統杜達仍於1月18日宣布會出席北京冬季奧運會並會見習近平。然而,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和波蘭方始分道揚鑣,中國一直不願譴責俄羅斯的侵略,波蘭則是力挺烏克蘭。《外交家》10月13日報導指出,中國跟波蘭也至此開始發生變化。 Read More
8月7日立陶宛交通及通訊部次長愛格涅(Agnė Vaiciukevičiūtė)率團訪台,跟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只有數日之差,再次激怒北京。另兩個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跟立陶宛休戚與共,宣布退出退出中國與中東歐16+1框架(原為17+1),讓該俱樂部成員從最初的17個減少到現在只剩14個。 Read More
中國加強了對俄羅斯的言論支持,不在意美國和其他國家希望北京譴責莫斯科。同時,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引發歐洲各國領袖重新檢討評估對中政策。由於需要迅速解除幾十年來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問題,從羅馬到布拉格的政府官員正重新評估他們與中國的經濟和政治關係。 Read More
俄羅斯軍隊開始越境進入烏克蘭後,中國的網路審查機構下令新聞媒體和社群媒體避免發表任何批評俄羅斯或有利於北約的內容。但是,12 所中國名校 132 名的校友聯名發文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呼籲中國共產黨遵守 1994 年跟基輔簽署的共同安全條約。 Read More
自中國2021年11月21日不滿立陶宛讓台灣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而將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後,12月15日立陶宛外交部宣布,基於「人身安全」顧慮,決定召回駐中國臨時代辦契雅佩涅。同時,立陶宛駐中國大使館的19名外交人員全數撤出,將改以遠距方式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運作,兩國關係瀕臨決裂邊緣。 Read More
外交部長吳釗燮宣布將以「台灣」名義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代表處,引發中國大動作反彈,於三日後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相應召回大使。各自召回大使其實就是互相驅逐大使的委婉表達,實務上具有等同效果,嚴重程度僅次於斷交和外交降級。換言之,中國對立陶宛施加極大的政治壓力。 Read More
不論是先前德、法兩國獨自規劃和中國領導人面對面的對話,或是去年主導簽訂《歐中全面投資協議》(CAI)的行為,還是匈牙利在最近幾個月一再憑一己之力,阻礙歐盟集體對中國侵害香港人權一事發表聲明,這些都讓立陶宛意識到歐盟的對中政策不能再繼續多頭馬車,也不能再只是座談空論,呼籲歐盟要建立對中國的「一致立場」。 Read More
美國總統拜登於本週三(6月9日)開始展開為期一星期的歐洲訪問行程,第一站是前往英國參加G7高峰會,並拜會英國女王,隨後前往布魯塞爾與北約盟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之後再轉往日內瓦與俄羅斯總統蒲亭面對面展開對話。以下為本次行程中的幾個重點:疫苗、北約、中國、俄羅斯。 Read More
有鑑於46%非洲國家的債務來自於中國,是15年前的兩倍多,現今許多非洲國家的財政已經無法再承受這些債務。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安2021年2月18日接受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訪問時,宣布以「捐贈」而不是以「借貸」方式,從100億調升到150億歐元援助18個非洲南撒哈拉窮困開發中國家和海地等19個國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