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的廣州日報、南方日報、鳳凰網等媒體昨(30)日的報導,2019 年 10 月 31 日,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批准,台灣居民李孟居因涉嫌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被深圳市國家安全局依法逮捕。中國媒體更強調,李孟居是一名「台獨組織的骨幹份子」,今年 8 月赴香港參與支持「反中亂港」活動,並潛入境內刺探軍事秘密。
李孟居先生是屏東縣枋寮鄉鄉政顧問,在 2019 年 8 月 18 日獨自前往香港旅遊,在同年 8月 20 日從香港入境深圳,並在同一天的早上十點鐘左右,與枋寮鄉鄉長陳亞麟通電話,並傳送一張關於解放軍集結的照片給陳亞麟,還向陳表示:「我正在香港邊境,想過境深圳,目前解放軍集結在邊境,情勢看起來很緊張。」此後,李孟居與外界失去聯絡。在同年 9 月 11 日,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才出面表示,李孟居因涉犯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已被依法審查。
一直到昨(30)日,中國方面才透過廣州日報等媒體表示,李孟居因涉嫌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被深圳市國家安全局依法逮捕。
陸委會昨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根據我國相關單位的了解,中國方面迄今仍未向我方進行限制人身自由通報,目前政府已經與李孟居先生的家屬保持密切聯繫,並隨時掌握案件發展狀況,以及提供必要的法律諮詢等協助。
陸委會進一步呼籲中國方面應該保障李孟居先生的訴訟權益、享有實質有效的律師辯護、會見等司法權益,並基於人道的考量,應同意李孟居先生的家屬前往探望,陸委會也會繼續協助家屬後續的處理。
台灣基進黨昨日也在臉書發文質疑,當中國間諜王立強投誠澳洲的事件仍在調查中,中國官方刻意透過媒體放出李孟居被逮捕的訊息,是不是想要藉此掩蓋消息、轉移輿論的注意力?最後,台灣基進黨表示:「將台灣人李孟居安插了一堆罪名,但你我心知肚明,李孟居唯一得罪共產黨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位台灣人,如此而已。」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與新竹市政府攜手舉辦「2019 上街玩耍吧!」街遊戲活動,期盼讓孩子們甩開電視、手機等「文明玩具」,利用街道空間的近便性,鼓勵父母長輩們帶小孩一起到戶外玩耍。本次活動亦邀請到總統蔡英文與市長林智堅到場與 2000 名親子同樂,在新竹市的街道上拉起載著孩子的木箱車、吹泡泡以及與小朋友對打毽子球,兩人受到小朋友熱情包圍,讓蔡英文總統直呼,今天的新竹市非常不一樣,充滿小朋友的創意與歡笑聲。
蔡英文總統表示,感謝身為三個孩子父親的林智堅市長,中央施政與發想很多來自於林智堅市長在新竹市的施政,他幫助團隊更了解、親近小朋友的需求,讓中央可以對 0-6 歲的小朋友照顧更多,讓台灣的父母都敢生敢養,中央會盡最大的力量減輕大家的負擔,蔡英文總統強調,她會與林智堅市長一起努力照顧小朋友的需求,讓他們在快樂、安全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特公盟理事長林亞玫表示,過去特公盟推動特色公園效果顯著,然居住於缺乏綠地面積的市中心孩子,依舊面對沒有遊戲空間的窘境,而缺乏遊戲造成現代孩子的身心問題,卻是刻不容緩的課題。特公盟於去年推出「街道遊戲」-開創遊戲空間解決方案,已於今年舉辦三場,促成台北市和新北市政府將兒童街道遊戲申請制度化。
特公盟秘書長張雅琳更進一步指出,新竹市政府是率先聯繫,合作推動的地方縣市政府,她對此表達感謝,也感謝蔡英文總統撥冗來跟孩子一起上街玩,希冀讓更多大人看見兒童遊戲中的笑容,願意挺身支持兒童的遊戲權。
「特公盟」由一群關心兒童遊戲權、參與權的家長發起,從一開始帶動全國各縣市改造特色公園的風潮,提升親職、政府對於遊戲的重視,2018年更透過群眾募資提出,爭取城市兒童遊戲空間的街道遊戲,獲得850人的資金贊助支持。今年已於人口高度密集的台北市舉辦三場街道遊戲,今日活動移師新竹市。「特公盟」期盼讓當代社會的孩童也能享有長輩們成長記憶中「踏出家門打陀螺、跳格子」的快樂童年,進而促進鄰里共好、世代交流。
社區營造在臺灣推動即將邁向第三個 10 年,面對當代全球化、高齡化、極端氣候等議題的挑戰下,為了在過往引以為社會前進,「由下而上、公民參與、社區自主」的社區營造基礎上,提出未來的發展策略,以及展望下一階段的社造願景,文化部首次辦理全國性的社區營造會議,昨(30)日起一連兩天在公務人力發展學院舉辦,陳建仁副總統及文化部長鄭麗君親臨與會,近 400 位關心臺灣社區營造發展的公民共同參與,希望建立起民間及政府對話的平台,凝聚下一階段社區營造目標及社區營造政策白皮書。
陳建仁副總統指出,全球化浪潮下任何國家政府都不是萬能的,應透過政府、企業、民間夥伴三方對等的關係,讓市場、政府、公民社會得到好的發展,建立自由民主、公平開放、公平正義的永續發展國家。過去二十多年來,臺灣經由社造成就許多共同的生命故事,也藉由這些實踐,詮釋臺灣社會力量的多元演變,透過社造大家不僅開展自己的潛力,實踐自己的夢想,增進彼此的和諧,更靈活運用在地資源,開展令人刮目相看的經濟、文化、觀光、休閒等產業。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社區營造是一個民主社會基本的原型,臺灣社造的開展,在臺灣社會創造一股由下而上的公民參與力量,改變了社區,也促進社會的進步。社造的主詞不是政府而是公民,是一場從生活的所在出發的社會改造運動,近年來臺灣社造從社區、社群,從行動到審議,不斷深化公民參與模式,也發展如性別、世代、族群、新移民、移工等多元平權議題,這一股二十多年來展現由下而上公民參與的力量,彰顯臺灣珍貴的在地生命力,以及作為亞洲自由民主國家最珍貴的民主活力。
文化部指出,這是臺灣首次辦理全國性的社區營造會議,也是第一次先以全國分區的方式蒐集意見,希望藉此喚起公民力量,最終形成以社會改造為目標的新運動。文化部已於 8 月至 11 月間透過舉辦 16 個民間社造行動論壇、各縣市政府的社造論壇,以及 12 場全國北中南東及離島分區論壇、預備會議,進行議題討論與意見蒐集,於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1 日辦理全國社區營造會議,進行議題討論確認並規劃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