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報呱消息

文化部長稱中正紀念堂轉型需「共識」 真促會:在首都紀念獨裁者是共識?

文化部長李遠日前接受民進黨立委林宜瑾質詢,被問及中正紀念轉型計畫時,稱自己不想用強迫的方式往下做,希望可以透過文學、音樂、電影等方式讓大家慢慢「形成共識」。對此,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呼籲,文化部勿再以「等待建立共識」為託詞,無限期拖延中正紀念堂轉型的重大任務。

文化部長李遠日前接受質詢時,稱中正紀念堂轉型仍需建立共識,言論引發爭議。圖為民間團體日前在中正紀念堂堂體舉辦「台灣不需要獨裁者紀念堂」跨世代行動。/圖:報呱記者潘柏廷拍攝

▌中正紀念堂是否威權見仁見智? 李遠:不想用「強迫」方式推動轉型

文化部長李遠在上(5)月 22 日接受民進黨立委林宜瑾質詢,當被問及中正紀念堂轉型問題時,他表示,「其實中正紀念堂對我來講,我一直覺得民眾的休閒跟擴大它的休息更重要,我覺得你對於威權的看法,什麼樣代表威權, 那個銅像的存在是不是威權,儀隊是不是代表威權,我覺得見仁見智,我很不喜歡那種形式的東西。」

面對林宜瑾詢問,是否應先將三軍儀隊先自堂體移到廣場中的升降旗台,文化部長李遠則回應,「他們國防部已經對外表達說,那個儀隊是一種儀式而不是表演,所以他已經表達說要嘛就撤,要嘛就不撤。」並指出,過去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對中正紀念堂的態度不一,三軍儀隊在其中「好像工具一樣被大家搬來搬去」,他基於人道立場不是很認同。

李遠強調,中正紀念堂的今昔已不同,以目前的政治生態,不想用很強迫的方式往下做,可透過文學、音樂、電影讓大家慢慢形成共識,在有共識的基礎上進行轉型。

文化部長李遠接受質詢被問及中正紀念轉型計畫時,稱自己不想用強迫的方式往下做,希望可以在「有共識」的基礎上進行。/圖:截自立法院議事轉播系統

▌批李遠發言推卸責任 真促會:勿以「建立共識」無限拖延轉型任務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真促會)昨(3)日發布新聞稿,對李遠迴避問題的「共識」說法表示遺憾。

真促會指出,文化部近年來針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辦理過共識會議、工作坊、競圖等等「尋求社會共識」的活動,在文化部計畫之前,目前已經終止運作的促轉會也曾經委託民間組織辦理過相關座談與公民審議,民間空間專業團體去年也舉辦了競圖活動,都徵集到許多方案。

真促會質疑,李遠所指中正紀念堂轉型所需要的「共識」究竟是什麼?一個民主國家持續在首都市中心紀念威權獨裁者,難道就是目前台灣社會的共識嗎?

真促會強調,社會共識是動態的、且會透過溝通不斷變動,不應由於溝通期間可能造成意見紛爭,就將意見分歧視為不可改變的現象,從而被動等待共識出現,缺乏共識不應成為卸責的藉口。

真促會也批評,李遠看重中正紀念堂的休閒功能、希望不要對特定建物賦予特定意義,是何等虛無的說法,因為空間就是權力,空間就是符號,中正紀念堂本質上的文化形式是領袖崇拜、封建帝王與黨國象徵的複合體。

對於李遠表示三軍儀隊不應「被大家在政權轉換中移來移去」,真促會指出他這樣的顧慮同樣令人費解,因為任何致力於轉型正義的政府都應盡最大努力移除威權象徵,未來的政權輪替是否可能帶來轉型措施的暫時退步,不應成為當前政府決策的干擾因素。

針對李遠部長此次發言,真促會認為他迴避了轉型正義是必須由「政府的力量」來對過去進行矯正的這個根本問題,同時也突顯出李遠部長並未意識到以文化手段介入轉型正義議題亦必然有立場。

最後,真促會呼籲文化部應盤點現階段中正紀念堂轉型應執行的相關工作,可以從民間呼籲已久的結束三軍儀隊駐防任務、移除向獨裁者致敬的儀式做起,勿再以「等待建立共識」為託詞,無限期拖延中正紀念堂轉型的重大任務。

新聞回顧:
2024/05/19 報呱 「519白色恐怖紀念日」登場 陳建仁卸任前感性喊話:盼接任者繼續努力
2024/03/11 報呱 【陳竹奇】讓野百合再次推動轉型正義——去除中正紀念堂的威權象徵
2023/10/30 報呱 「台灣不需要獨裁者紀念堂」 跨世代行動呼籲:政府不要把社會溝通當藉口

參考資料:
2024/06/03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 尋求共識不是推卸責任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對文化部長李遠的質疑與呼籲
2024/06/03 立法院議事轉播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