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長吳釗燮宣布將以「台灣」名義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代表處,引發中國大動作反彈,於三日後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相應召回大使。各自召回大使其實就是互相驅逐大使的委婉表達,實務上具有等同效果,嚴重程度僅次於斷交和外交降級。換言之,中國對立陶宛施加極大的政治壓力。 Read More
歐盟至今高度仰賴中國的進口電池。中國生產的電池佔全球總量的 73%,也是全球主要的鈷生產國。6月法國總統馬克宏才公布為法國政府局部持股的雷諾汽車(Renault)與中國遠景能源將合作興建電池工廠的計畫,金額高達20億歐元,其中法國政府投入資金約2億歐元。 Read More
誠如專研非中關係的學者奇庫多(Kwame Adovor Tsikudo)所指出,中國在全球的崛起模式及其非洲交往模式,可以歸納成援助、貿易和直接外國投資三大類,在非洲的活動又圍繞著光纖、運輸網路、能源生產計畫等基礎建設,迦納的布維大壩(Bui Dam)就是其中一例。 Read More
頓巴斯問題三方聯絡小組基輔代表團顧問和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編外顧問阿列克謝.阿列史托維奇(Алексей Арестович)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若與美國拜登總統的會面沒有成果,而西方國家強迫烏克蘭履行明斯克協議,基輔將會戰略導向中國。 Read More
歐盟國外長在布魯塞爾會議,會後宣布歐盟將於2022年起展開「聯結」計畫(connectivity),透過基礎設施的建構來與世界接軌,這很明顯是針對中國野心勃勃的「一帶一路」。 Read More
美國智庫亞洲海事透明倡議組織2021年7月初發表報告表示,自6月初以來,中國海警船一直對馬來西亞在婆羅洲島沙撈越州附近南中國海的新石油和天然氣開採計畫施壓和騷擾。但是,經營此類離岸能源開採的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7月7日宣布,跟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簽下協議,向中國海洋石油集團的子公司提供液化天然氣。 Read More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組織2021年6月29日發表報告指出,澳洲大學未能在那些中國留學生和學者批判中共時提供保護,甚至出現普遍性的自我審查。對此,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由於擔心他國政府在政治敏感話題上騷擾學生,澳洲大學可能會允許學生以假名和紙本的方式來交書面作業。 Read More
掌權16年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即將卸任,其所屬的基民/基社聯盟(CDU/CSU)將在9月推派基民盟黨魁拉謝特(Armin Laschet)競逐下一任總理,而拉謝特不加掩飾的親中立場,可能會對西方世界想要共同建立抗中連線的計畫,產生額外變數。 Read More
中國共產黨2021年7月1日於北京天安門舉行百年黨慶,美國CNN報導「中國共產黨即將100歲,但習近平才是真正的明星。」不僅如此盛讚中國國家領導人,更撰文宣傳習近平在該黨黨慶發言。在更早之前,CNN更遭譏諷為「中國新聞網」,因為CNN竟然用中國政府公佈的數據來製作中國高疫苗施打率的吹噓追捧報導。 Read More
匈牙利即將在2022年舉行國會改選,六位要志挑戰總理大位者在週二(6月22日)發表聯合聲明,他們之中不論是誰有機會扳倒現任總理奧班(Viktor Orban)的話,將終止2項匈牙利與中國的合作計畫:上海復旦大學布達佩斯分校,以及匈牙利通往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Belgrade)的鐵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