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檢討選民嗎?重點是檢討之後的對策

1126開票之夜。圖/中央社

每次選舉完,輸的一方總會有人說選民投錯票,然後被贏的一方嘲笑「只會檢討選民」。然而,「檢討選民」是這麼糟糕的事嗎?

九合一大選相關新聞報導:歐媒解讀台灣九合一大選:執政黨慘敗​ 中國議題在地方選舉催票成效有限

乍看之下都在「檢討選民」,其實親中派與台派做的是不一樣的事。親中派常是先抹黑民進黨為貪腐、暴力、仇恨(白色恐怖時殺人劫財、至今黨內仍充斥黑道的國民黨有臉說別人?!),然後指責民眾選擇仇恨;而台派則更多是陳述事實「民主素養不足、短視近利、才會選擇貪腐威權政黨」。而且,台派只有一班民眾在檢討選民、檯面上人物不會這麼做(至少不會公開說),親中派則可能就是台免人物公開這麼說,近年略有改善。

許多選民無力深思、缺乏民主政治與台灣歷史相關知識、也缺少重要現實資訊(更糟的是相信假訊息)、少有與公共事務相關的理想、重視眼前利益重於長遠利益、甚至可能被收買……這都是事實,而且是從政者(與關心者)必須面對的事實;不但可以說,還應該被認真討論。

問題是:我們該如何「檢討選民」?檢討之後呢?

如果只是指責選民無知短視,這對未來沒有幫助,傳出去還會得罪人。但是,如果我們願意體諒他們接受的華國洗腦教育、面對的嚴苛生活壓力、周圍充斥的虛假訊息,我們的言語就可能比較溫和、比較不會得罪人;而且,這樣的理解也隱含因應或改變的可能。例如設法讓民眾有更多時間充實知識、設法抑制假訊息的傳播。

最理想的解決之道是「改變(教育)民眾、讓他們不再短視近利」;但這必然是困難且長期的過程,而且誰想被我們改變?被我們教育會更容易找到高薪工作嗎?其實幾年後真的會,但是民眾很難理解。所以,這過程必須講究技巧,不能太粗暴或操之過急,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諄諄善誘、拍電視電影是好辦法。公視拍攝「天橋上的魔術師」「茶金」、姚文智拍攝「流麻溝十五號」都是好例子。但都需要更長時間才看得到結果。

既然改變選民很困難、選民也不見得願意或能夠被改變,適度的討好選民也未嘗不可。但是,不可以顧著討好選民、就忽略更長遠的教育與結構改變,更不可以違背必須堅持的價值,例如:「放任炒房以討好建商與大地主」「放任破壞環境以討好工商財團」就萬萬不可。相對的,穩定房價、合理開發、獎勵綠能、推廣閱讀、舉辦能深化台灣意識的藝文活動或相關比賽…則可能同時有討好選民與教育選民的效果。

就以這次選舉相關人事為例,林智堅在新竹掌政近八年,改善市容卻未深化民眾台灣意識(如「高雄美麗島站」),推廣閱讀卻未強化民主教育(在風景區設 24 hr 無人圖書館、卻沒有社會科學與台灣歷史相關書籍),辦理藝文活動卻未藉此喚醒民眾(邀優人神鼓與雲門舞集、卻沒有邀請滅火器樂團獻唱、沒有邀請蔡瑞月舞社或林美虹作舞蹈演出)(註),實為美中不足之處…筆者不禁想像:如果林智堅市長有想到這些,是否這次選舉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當然,以上談「如何檢討選民」,其實是在對從政者/知識份子提出高標準的要求。一般的台派支持者,就算只是罵罵咧咧、或是說出「不再關心政治」「移民算了」(其實移民也逃不過中國威脅、如武漢肺炎),也都可以理解;只希望在悲憤過後,愛台灣的朋友能再次提起精神、為我們的下一代奮鬥。

註:讀者應該都對滅火器樂團很熟悉。已故舞蹈家蔡瑞月女士是白色恐怖受難者,電影「流麻溝十五號」有短暫出現她的角色。林美虹則是國際知名的台灣舞蹈家,其舞作「新娘妝」與二二八事件有關,藝術成就也得到世界性的肯定,並曾在高雄衛武營演出。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