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商會批華府削弱台灣防禦?國防部:「不對稱作戰」是型態非武器選項 by 林志鴻2022-05-192022-05-19 美台商業協會(USTBC)17 日表示,3 月 14 日美國國務院向商會簡報有關對台灣軍售的新政策,透露只批准出售自認對台灣抵抗中國全面入侵不可或缺的武器,減弱了台灣的防禦,使台灣更容易受到中國攻擊。對此,國防部表示,不對稱作戰是指作戰型態與方式,在於打亂敵作戰節奏與速戰速決企圖,非個別武器裝備選項。
連署國家及議員人數創歷史紀錄!蔡英文:台灣不應被排除在WHA之外 by 林志鴻2022-05-192022-05-19 近期國際挺台力道強勁,G7 外長會議發布聯合公報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 WHA;美方強力主張 WHO 以觀察員身分邀台;昨日包含歐洲議會在內,計有 34 國、1504 位國會議員於聯名聲援台灣,此次連署國家及議員人數創下歷年之最。目前已有 13 個成員國提出「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 WHA」議案,WHO 總務委員會預定 22 日開議當天針對議案舉行閉門討論,23 日在全會決定是否排入議程。
國民黨內鬥》徵召張善政參選桃園 羅智強錯愕.呂玉玲不滿 by 霍布斯潘2022-05-182022-05-18 自從羅智強表態要參選桃園市長後,國民黨在桃園市長布局成為外界關注的重要話題,被視為人選的還有在地立委呂玉玲和魯明哲。不過,今(18)日,國民黨中常會下午宣布徵召前行政院長張善政代表國民黨參選桃園市長,令眾人跌破眼鏡,對於已經辭職台北市議員一職、來桃園購屋的羅智強而言相當「錯愕」。另外,呂玉玲對於國民黨中常會的決定,她痛批,根本是視黨提名機制無物。
轉型正義前途堪慮?促轉會功能由六大部門負責 by 霍布斯潘2022-05-182022-05-18 促轉會將於五月底解散,昨(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促轉條例》,其中將促轉會的工作分散給六大部門負責(法務部、內政部、文化部、教育部、衛福部、國家發展委員會),不過,台灣基進今(18)日發布聲明表示,六大部門本身就無一專精轉型正義工程,另外,交由本身尚未除垢的法務機關負責更是荒謬,讓台灣基進直呼「轉型正義前途堪慮」。
促轉法案七折八扣:這不是受難者用生命倡議所想見的結果 by 楊是命2022-05-172022-05-17 立法院今(17)日轉型正義法案三讀通過,包含設置「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基金會」,落實權利回復,以及由行政院長召集「推動轉型正義會報」、新設「人權及轉型正義處」,讓轉型正義不停歇。但是,立委賴品妤在部分條文棄權投票,她說行政院版本對受難者的權利打折再打折,我們應該更負責任的推動各項轉型正義的工程。
放寬港澳來台讀書引爭議 林靜儀籲:重新審視港澳地位 by 麥聊2022-05-172022-05-17 教育部公告修正「香港澳門居民來台就學辦法」,將放寬港澳學生來台就讀限制,港澳生可以學生身份就讀台灣高中職,引發有無國安疑慮的討論。國安局局長陳明通表示,要對台灣的民主有信心,學生來台灣之後,思想就開放了。民進黨立委林靜儀則指出,重點在於法制度上要重新審視港澳地位,建議國安審查責任歸屬,以及促進族群之間的溝通。
國民黨內鬥》羅智強辭議員選桃園市長 呂玉玲:和桃園沒淵源 by 霍布斯潘2022-05-162022-05-16 由於羅智強為了桃園市長選舉,不只辭去國民黨副秘書長一職,還在桃園買房,5 月11 日更是大動作宣布辭去台北市議員。目前國民黨的桃園市長熱門人選是同黨立委呂玉玲和魯明哲,呂玉玲今(16)日受專訪說到羅智強表示他不是空降,而是「跨區」;至於魯明哲在近期表示不參選,但今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如獲得國民黨中央徵召會考慮參選。
外交部:俄烏戰爭影響 國際更關注臺海局勢 by 呂酒林2022-05-152022-05-15 外交部發佈報告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影響國際社會,讓國際更加關注中國侵台意圖,美國及其盟友不斷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反對以非和平方式處理兩岸分歧。
萊劑案宣判:中央、地方權限怎麼分?大法官這樣說! by 楊仲庭2022-05-142022-05-17 美國豬肉進口之議題(美豬/萊豬爭議),從立法院大戰到公投。眾人以為爭議早已結束,但憲法法庭其實早就受理此案,並在昨(13)日作出宣判。憲法法庭指出,萊劑殘留標準乃是中央立法事項,地方政府不得自行作出比中央政府還嚴苛的規定。換言之,該憲法判決真正的重點,不只是美豬爭議,而是針對中央與地方權限如何劃分,作出了關鍵性的決定。
關掉中資水龍頭 經民連:監察院應彈劾吳當傑、范良棟! by 麥聊2022-05-142022-05-14 經濟民主連合在 5 月 12 日召開記者會,說明經民連已經向監察院遞狀要求彈劾,前任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吳當傑與前任投審會執行秘書范良棟。理由在於,在吳、范兩位主事之下,金管會與投審會 在 2008 年召開會議,決議:「華僑及外國人證券投資『單次』取得 10 %以下股份不用送投審會審查」。故而,紅色資金即可透過「單次」取得 10 %股份,並逐步累積取得多數股份,藉此規避國安審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