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援烏克蘭 台俄聲樂家獻唱烏克蘭民謠《月夜》 by 張台2022-04-122022-04-12 2022 年 2 月 24 日俄國入侵烏克蘭,導致烏克蘭難民逃往鄰國的人數已經直逼 500 萬人,烏克蘭境內流離失所的人也超過 1 千萬。俄烏戰爭震撼了世界,歐洲各國更是感同身受。為聲援烏克蘭,台俄聲樂家與音樂家共同唱出烏克蘭民謠《月夜》。
【人物專訪】即將消失的總鋪師 台灣料理的困境 by 麥聊2022-01-262022-01-31 你的味覺中,有沒有一段最美好的記憶留給台灣菜呢?究竟台灣菜的意涵是什麼,料理真的有「南北差異」嗎?南部的料理真的比較甜?中國菜系(上海菜、江浙菜、四川菜等)對台灣菜的影響是什麼?吃了那麼多辦桌菜,你會不會好奇總鋪師是怎麼訓練出來的?種種疑問,與其交給鄉民大戰,不如來問問看真正一流的台灣料理大廚到底怎麼看!
獨立路遙遙 —— 一位巴勒斯坦基督徒市長的城市治理 by Salima2021-10-202021-10-20 2021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即將展開,參展影片之一《市長先生的完美任期》是大衛・奧斯特導演所拍攝的紀錄片。本片導演進入巴勒斯坦,近距離記錄與耶路撒冷距離僅十公里的拉馬拉市市長穆薩.哈迪德的治理日常,也呈現了在以色列的軍事占領、殖民統治與種族隔離控制下,這位巴勒斯坦的市長如何試圖扭轉局勢並推動市政。
【林志鴻】見證屬於台灣人的「百年追求」:台灣文化協會成立100周年 by 林志鴻2021-10-172021-10-25 台灣人要做自己的主人,先是要有「人的自覺」,文化運動就是一種「自覺運動」。文協自創立(1921年)迄分裂(1927年)為止,前後五個年頭,將非武裝反殖民運動做到登峰造極,同時也在台灣民族思想及提升社會觀念方面,收到非常豐碩的啟蒙效果。雖然文協最終分裂、消逝於歷史長河之中,但它對全民社會的思想開化,具有不可抹滅的價值,即使只有短短 5 年又 3 個月的璀璨,卻成為台灣史上耀眼的光芒,在百年之後的今天,依舊影響著世代台灣人。
台灣嘻哈崛起中 母語饒舌、第一代柯黑現身 by Salima2021-06-272021-06-27 台灣首次舉行大型嘻哈選秀節目「大嘻哈時代」,開播後持續掀起熱潮。節目吸引全台各地近 1500 名選手報名,最終僅挑出 66 位高手參加晉級賽,有望爭奪「新世代嘻哈王」與百萬獎金。
【人物專訪】李惠仁:Missing 的那一槍 by 林志鴻2021-06-072021-07-04 台灣資深獨立導演李惠仁,2018 年募資拍攝了《并:控制》,細數中國對台灣和香港無所不在的控制,他用最直接的鏡頭,讓觀眾瞭解香港的遭遇就是台灣的一面鏡子。這次,2021 年他與馮賢賢共同執導《那一槍》刺蔣案的紀錄片,《報呱》記者專訪導演李惠仁,談他這次募資拍攝刺蔣紀錄片的過程。
我希望「獨曆」使用者都從閱讀台灣故事展開每一天 —— 專訪台灣獨曆作者 Mock Mayson by 陳文正2020-12-042020-12-04 這是一本結合日曆與台灣歷史的「曆史書」,作者透過文字與親繪的插圖告訴你歷史上的今天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情。每一天,從你撕開日曆的這一刻起,就可以馬上認識這篇土地上所發生過的重大事件與人物故事。
為什麼藝術史書寫低估了莊世和? by 蔡 潔妮2020-11-252020-11-25 台灣的抽象畫發展甚早,早在 1932 年第六回台灣美術展覽會(1932),西洋畫部已經出現了一件,那是本地藝術家黃集榮的作品;莊世和在戰前就投入抽象繪畫的創作,為推廣前衛藝術的理念,他同時努力於筆耕,戰後「國語」更替,他還請了母語為中文的朋友幫忙訂正修改再發表。有著如此先驅地位,他日後或許會被尊稱為台灣抽象畫之父,但事實上,莊世和的地位、聲望、影響力都與其投入遠遠不成比例。
三月不只痟媽祖:從進香遶境談起 by 阿放索2020-04-142020-04-14 時序進入農曆三月,隨著全球武漢肺炎的疫情升溫,為了避免大型群聚感染,前陣子引起熱烈討論的大甲媽祖與白沙屯媽祖進香遶境,最終決定延期。俗話說「三月痟媽祖」,其實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三月本來就極為熱鬧。一方面來自古代春社的傳統,在春天祈求農耕順利、不失天時;另一方面是正、二月淹田掖種之後、稍有農閒可以舉辦祭典。
「隔離」(Quarantine)與「復活」 by 蘇康東2020-04-122020-04-13 目下疫情嚴峻,而適值復活節日,【報呱文化】邀請到【蘇康東】來跟大家談談「quarantine」一字的相關歷史絡脈。Quarantine(防疫隔離)或為近來最熱門的字眼之一。不過,它除了醫事、社會層面的意思外,在中世紀歐洲與一般宗教文化裡,它直淵源於節日儀典中的齋戒潔淨儀式。此一語詞,可說是承戴著相當悠遠而深刻的宗教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