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院報告:73%民眾願為台而戰 未受俄烏戰爭影響 by 呂酒林2022-05-012022-05-01 國防安全研究院發佈一份報告,刊載民調顯示台灣民眾「自我防衛」的決心未因俄烏戰爭受到影響,仍有約 73% 願為防衛台灣而戰,且有 54% 民眾對國軍防衛台灣的能力有信心,有助於推動國防軍事改革;不過民調也顯示出,自從俄烏戰爭後,台灣民眾對於美國出兵協防台灣的信心稍有下降。
一年義務役進「海岸守備旅」 國防部擬採用雙軌制 by 呂酒林2022-04-262022-04-26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社會對於義務役是否再次延長的討論不斷,國防部目前的政策尚未完全明朗,但很可能將役期恢復為一年;近日傳出進一步的規劃,未來義務役士兵很可能編列進新成立的步兵海岸守備旅,而其他部隊仍維持全志願役,代表新政策上路後,國軍將成為雙軌制。
俄羅斯莫斯科號被擊沉 只因烏克蘭飛彈? by 尚萬皮2022-04-192022-04-23 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巡洋艦,號稱黑海上最強大的艦艇,於4月13號被兩枚烏克蘭部署在海岸線上的R360海王星反艦飛彈擊中,4月14日沉沒於黑海之中,震驚了世界。為何烏克蘭飛彈可以擊中俄羅斯戰艦?事實上這與烏克蘭周邊、不斷進行巡弋作業的美國與北約的各種包括電子偵察、情報、預警等各式戰機不無關係。
國防部手冊上線 竟教民眾空襲後遇停水打給客服 by 呂酒林2022-04-122022-04-12 國防部今天公布「全民國防手冊範本」,提供民眾發生軍事危機及災難時的緊急應變資訊,以利民眾生存自助;但手冊除了資訊簡陋之外,竟教導民眾在空襲過後若遭遇停水就打給自來水公司客服詢問或通報,甫上線便引來質疑。
三軍聯訓操演 陸戰隊實射標槍飛彈 by 呂酒林2022-04-032022-04-03 海軍陸戰隊陸戰 66 旅日前於三軍聯訓基地,實施實彈演練並順利完成操演,其中也發射多枚因俄烏戰爭立下戰功的標槍飛彈,並順利命中目標擊毀靶車。
北約與俄羅斯談判陷入膠著 烏克蘭情勢仍緊張 by 陳文正2022-01-152022-01-16 俄國本週先後與美國及歐洲國家,針對烏克蘭情勢展開會談,但各方歧異甚深,難達共識。雖然美歐代表認為須重建信任,以進行展開「勢在必行」的對話,但在西方國家拒絕俄國對北約「停止東擴」的訴求,俄方恐認為美歐無誠意共同化解危機。不過根據美方評估,俄國目前「尚未」決定是否入侵烏國。
史上罕見!中東不再有任何美國主力軍艦 by 軍事組2022-01-152022-01-16 1月10日,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官方發布「艾塞克斯號」(LHD 2)兩棲突擊艦為首的兩棲待命支隊(ARG),已結束中東部署任務,進入第7艦隊轄區,但原定接替的「杜魯門號」(CVN 75)航艦打擊群,仍在地中海待命因應烏克蘭情勢,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美軍在中東再次出現沒有任何主力軍艦(Capital Ship)的情況。
【魯斯濱】哈薩克發生了什麼事?中亞地緣政治關係剖析 by 魯斯濱2022-01-092022-01-12 各國仍然未解決普遍存在的政府腐敗現象,社會毒品氾濫猖獗,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等系統仍處於停滯。尤其是這兩年來哈國正在經歷嚴重的通貨膨脹(2021年8.9%)、失業率(2021年增加了12%)、COVID-19等嚴重問題,讓民生問題雪上加霜。
日本潛艦擬配「攻擊敵方基地」巡弋飛彈 射程達1000公里 by 王義銘2022-01-022022-01-02 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在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潛艦上部署射程約1000公里的國產長程巡弋飛彈。這款飛彈能在敵方發動攻擊時,直接破壞敵方飛彈發射基地。同時敵方難以發現日本潛艦的部署位置,強化了日本的海下戰力,預計2025年將會配備這款武器,飛彈將由三菱重工研製。
去年中機擾台達958架次 中國軍方叫囂「數量只會多不會少」 by 王義銘2022-01-022022-01-02 擔,也是指「對台灣防空識別區的長時間侵入」。目前中國共機擾台的機率幾乎達到每日出現的頻率,有時甚至會在一天之內出動多架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