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 27 日,數個疑似是中國新型戰機試飛的影片引起了外媒的注意,而在之後的幾天裡,各式新型無人機、預警機和艦艇陸續被曝光,給亞太地區本就激烈的軍備競賽,增添更多揣測與詭譎。

外形怪異的 J-36 新式戰機 將會扮演什麼角色?

對於中國新研製的戰機,專注於亞太國防戰略的美國媒體:《外交家》(The Diplomat)發佈了一則詳細的報告,來分析中國的新一代空中優勢戰機。

圖為中國研製的新型戰機 J - 36(非官方命名),獨特的外形和沒有垂直尾翼的設計,引起了外媒的關注。(圖/Reddit)

《外交家》稱,中國新式戰機的亮相並沒有讓他們感到很驚訝,因為早在數個月前,中文解放軍(共軍)觀察界便放出了愈來愈多詳細的預測,而這一過程與中國的上一架空中優勢戰機:J - 20 被曝光的過程十分相似。

新型戰機最早被發現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根據影片可以直接看到,新型戰機在 J - 20 的伴隨下緩緩飛過市區,引擎巨大的聲響引起居民的好奇,並將其拍攝下來。

目前,許多西方媒體和解放軍(共軍)觀察界都將其稱為「J - 36」,這個稱號源自影片中戰機的編號 36011 ,前綴「J」則是代表了它的預期任務:奪取制空權,以及與對方戰機交戰。

圖為正在試飛的 J - 36 (左)和 J - 20 (右)。
(圖/X)

《外交家》根據戰機的外形,還有引擎佈局去分析,J - 36 著重於提升戰機的隱身、高空和高速性能,目的是為了能在盡可能大的航程範圍內,盡快的抵達作戰地點;不過報告中還提到,因為 J - 36 有著較大的機身,這使得它在亞音速(低於音速)環境下的機動性並不會太好,不過那本身也並不會是它追求的指標。

關於 J -36 要扮演什麼角色,《外交家》提到,J - 36 很有可能不會是傳統意義上的「戰機」(Fighter aircraft),而是與美國的 NGAD(次世代製空權)計劃中設想的戰機類似,意大利、英國和日本的次世代戰機設計也是如此。

《外交家》認為,次世代戰機將會著重於隱身性能,同時還要擁有充足的電力、強大的網路(數據傳輸)力和傳感器,目的是為了能夠與複雜且自主的無人作戰飛機(UCAV)和現有的戰機協同作戰。因此,比起叫做「戰機」,「高性能武器化作戰平台」或許會更為恰當。

軍事專家們認為,次世代戰機對信息化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不論是要成為設想中的「空中指揮中心」,還是保證無尾翼飛機(J - 36 盡可能平整的戰機表面可以增強其隱身性能)的平穩飛行,需要戰機有一個足夠強大的「心臟」:晶片,而中國近幾年正不斷地遭到歐美國家在晶片上的制裁,因此 J - 35 真實性能如何,仍然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中國新型預警機 意圖擺脫對俄進口依賴?

中國試飛新型戰機 J - 36 幾天後,還陸續推出了多個裝備,這其中包括新一代預警機和無人預警機。

圖為中國居民拍攝到的中國新型空中預警機 KJ - 3000。
(圖X@OedoSoldier)

根據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的報導,中國公佈並試飛了新一代大型空中預警機 KJ - 3000,是一家自中國國產運輸 Y - 20B改裝而來的預警機;在對空探測方面,中國方面的介紹稱,該型預警機可以探測 600 - 1,000 公里的常規飛行器,並且在 360 公里內具有對隱性單位的探測能力,這一功能顯然是為了減少美軍先進戰機在面對中國戰機時的優勢。

比起中國新型空中預警機的性能,它的生產過程更值得注意,根據Army Recognition的報導,KJ - 3000 的試飛意味著中國減少了對俄羅斯進口的依賴,因為直到上一代中國空中預警機 KJ - 2000,都還需要基於俄羅斯生產的 IL - 76 運輸機,而從 KJ - 3000 開始,便不再需要進口俄羅斯的運輸機。

圖為中國目前現役的空中預警機KJ - 2000s。
(圖/Wikicommons)

除了中國新一代空中預警機外,一段無人預警機的試飛影片也同樣受到關注,原因不是因為它的性能,而是其怪異、新奇的設計。

根據航空新聞網站「The Aviationist」的報導,影片清楚地展示了這架無人偵察機的樣貌:採用雙機身設計、置於後方的機翼、兩個垂直尾翼,以及由一個引擎推動。

圖為中國民眾拍到的新型無人預警機WZ - 9(非官方稱呼)。
(圖/X@sugar_wsnbn)

由於中國並沒有公佈該型飛機的具體訊息,因此引起了許多軍事媒體對其作用的猜測;The Aviationist認為,該型無人機將會替代以往的載人戰機,去執行一些簡單但又有許多風險的任務,因此中國的工程師將會把它設計的盡可能廉價。

中國連續公佈新式裝備 展現力量還是掩蓋負面消息?

在中國年底公佈的新武器中,體型最大的是剛剛下水的 076 兩級攻擊艦,然而也有學者認為,中國如此頻繁的公佈多個新裝備,可能是為了掩蓋軍方高層調動的負面消息。

中國076型兩棲攻擊艦號稱可以起降固定翼艦載機,並且搭載了003型航母上的電磁彈射裝置。
(圖/新華社)

根據美國之音(VOA)的報導,中國在 12 月 27 日下水新研製的 076 兩棲攻擊艦,並命名為四川艦;不同於其他國家的設計,四川艦沒有採用直升機+垂直起降戰機的設計,而是直接將航空母艦上的電磁彈射裝置裝到甲板上,這使得它可以起降航空母艦上的固定翼艦載機,以及部分無人機。

雖然中國媒體聲稱,採用這種怪異設計是「彎道超車」,是一種不把資源浪費在垂直起降戰機上的「明智」選擇;但是也有台灣的學者指出,這種說法反而凸顯了中國無法在短期內研製垂直起降戰機。

根據美國之音對淡江大學研究員楊太源的採訪中,楊太源研究員認為,中國如此密集的展示新型裝備,或許說明了中國的國防策略正在從防禦轉為進攻,但同時也是為了掩蓋軍方高層腐敗,企圖用軍工成果來顯示貪腐整頓已有成效;此外,這一舉動也可能是為了防止川普就任後對中國「下重手」。

不斷擴張中的中國海軍,是美國在太平洋最主要、也是最具威脅的對手;經過多年的發展後,中國海軍已經從過去的綠水海軍(近海防禦)轉變為藍水海軍(遠洋海軍),可以對整個太平洋構成威脅。
(圖/新華社)

不過楊太源還提到,中國如果持續去展現軍工成果,可能會直接推動美國軍艦、戰機和核武的升級換代,進而加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工整合。

楊太源預測,中國未來可能會將兩棲攻擊艦的數量增加到 9 艘,如果只是為了近海防禦,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的航母,這代表中國有足夠的野心,想要將勢力範圍擴大到更遠的地方。

參考資料:

2024/12/30 The Diplomat J-36: Assessing China’s New Generation Combat Aircraft
2024/12/28 The Aviationist First Visuals of China’s WZ-9 Divine Eagle AEW Drone Surface Online
2024/12/27 Army Recognition China deploys new KJ-3000 early warning aircraft to neutralize the stealth capacities of US stealth fighters.
2024/12/28 VOA 中國首艘076型兩棲攻擊艦下水 軍事創新與戰略意圖引熱議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