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嚴峻的中國隱蔽戰線威脅 —— 初窺中國間諜馬玉清與李振成案

美中之間的關係,不論是在當前的對峙競爭態勢,抑或是前此合作密切的蜜月期,實際上,關於情報作戰,間諜行為一直在檯面下暗流湧動。而隨著美中衝突的日益白熱化,關於兩國之間情報領域的激烈衝突也逐漸被揭露與曝光,並且不若過去的低調與迂迴處理。實際上,近年來有感於中國的行動日益張揚積極,早已成為美國國家政治經濟乃至社會的深層威脅與弊害,這也引發美國政府在對抗中國的間諜行為與行動上轉為比過往更加堅決與積極的態度。

2020 年 8 月,美國逮捕一名前 CIA 探員馬玉清(Alexander Yuk Ching Ma),並指控其提供機密資料給中國國安部。此起事件並不是單一個案,從 2017 年起,在短短的三年之內,美國就逮捕了四位前 CIA 探員,顯示中國在招募間諜的手法上有一定的模式可循,筆者認為,其中有不少值得探究之處。

馬玉清其人其事

涉嫌擔任雙面間諜的美國前CIA雇員馬玉清
圖/yuk-ching-ma/Facebook

馬玉清出生於香港,歸化美籍之後,從 1982 年起服務於 CIA,效力期間曾長駐在東亞地區直到 1989 年才從 CIA 離職,並移居上海。根據 FBI 所掌握的錄影證據,馬曾經在 2001 年於香港與多名中國間諜會面,提供對方 CIA 內部機密資料,並且承諾對方回到夏威夷之後,將回傳更多情報給中國政府。

馬返美後,隨即於 2002 年申請調任 FBI 探員,但是因為年齡不符合資格沒有成功,隨後在 2003 年重新申請語言方面的工作,2004 年調任成功並正式開始於 FBI 上班,直到 2010 年才離職。任職期間,馬與中國情報單位保持聯繫,多次飛往中國,向中國政府提供美國國防機密資料。直到 2019 年,FBI 透過反滲透的釣魚計畫使其中計,並於 2020 年 8 月將其逮捕。

馬玉清案的警示

李振成

馬案與 FBI 先前破獲的李振成案,有許多相似之處。李振成(Jerry Chun Shing Lee, aka. Zhen Cheng Li)同樣出生於香港,隨後移民美國,並且陸續於美國陸軍還有 CIA 服務,曾經被派駐中國,能夠接觸到美國情報界第一手對中情報機密資料,包括 CIA 任務的具體時間地點,以及臥底探員和機密線人的名單。多名情報界人士也推測,李振成所透露之資訊,協助中國在 2010 至 2012 年期間摧毀了美國在中國所布下的間諜網,導致 20 名 CIA 線人被殺或監禁,使得美國的情報蒐集工作陷入停滯狀態,是目前被認為最具破壞性的間諜案。

進一步比較分析,兩人皆為曾經服務於 CIA 的華裔探員,精通中英文,在 CIA 任職期間,都有派駐中國的經歷,能夠接觸到美國對中情報的機密資訊,這些都是成為被中國鎖定的因素。中國在鼓勵被鎖定對象進行間諜行動時,除了金錢誘因之外,更會考慮利用對方的意識形態進行說服,像是馬玉清在與美國的臥底探員交涉過程中,就有強調過自己是有使命感的,希望祖國能成功,顯示除了華裔身分之外,其自身認同也是中國評估的因素之一。

比較分析中國情報工作的特性與轉變

中國向來重視情報工作,事實上,中國的執政當局,中國共產黨從創立伊始,本身就帶有強烈的秘密組織的屬性。而其從崛起到執政的過程中,即十分重視仰賴包括間諜作為在內的情報工作。中國向來將情報作業稱作「隱蔽戰線」,並視為最為關鍵要害的部門與力量。從而,中國除了師承前蘇聯的訓練、理論與經驗外,更因為其自身的條件與重視,逐步發展出屬於其自身的情報作業特色與傳統。

一般來說,過往中國的情報工作,有別於西方情報單位的仰賴技術與高層社交人員情報,也有別於蘇聯/俄羅斯的高度仰賴專業化與軍事化的菁英情報官僚的傳統,中國的情報活動往往帶有高度的「群眾性」或「民粹屬性」。其重視與強調利用非職業或業餘非專業的人員甚至民眾,進行包括看似無效但廣泛的各類情報蒐集。而這些利用廣泛非專業、非職業的情報蒐集與作為,採取一種「聚沙成塔」的策略,以「大量廣泛」取代「專業精準」,採取的是意識形態、民族情感甚至是鄉黨、故舊等情感的動員,進行帶有「群眾性」的情報蒐集作為。而也因為這樣的路徑,被動員的對象,在境外往往以族裔群體或認同群體為主。故而,在中國境外的中國情報單位活動,其被徵召或招募者,往往為在地的華裔族群或是同情者為主。

圖/Julien Tromeur from Pixabay

上述提到的馬玉清與李振成案,族群屬性上呈現上述的傳統特色。特別是二者均有在港居留或出身於此的背景,由於香港歷史的特殊性,在 1997 年前赴港或出生於香港的華人群體,往往對於國族的認同上傾向於對於中國的特殊情感。因此極易以「民族情感」作為動員與影響的驅力。上述二案中,特別是馬玉清案裡,犯嫌馬某,在事證中,多次表露出基於民族情感而欲協助、參與情報與間諜工作的動因,即為符合中國情報工作中的特色之一。

但上述二案,固然有傳統中國情報工作的特色,然而,我們也察覺到其特殊性與變化。由於冷戰格局使然,香港過往是西方世界蒐集鐵幕圈 —— 特別是中國、東亞地區情報的橋頭堡與諜戰前進基地、甚至現場之一。然而,相對於中國,香港也成為進入西方目標、蒐集相關情報的渠道。更因為香港居民主體九成以上的華人組成,香港成為招募進入西方世界蒐集的有利地區。上述提到的馬玉清或李振成火許就是這樣思路與行動下極為明顯的事例。

也因為香港的特殊性,使得中國招募該地對象有可能反向打入西方的情治系統而成為雙面間諜。據香港《蘋果日報》報載馬玉清同案同謀,同為曾任 CIA 幹員的親戚馬某,在港期間本為支援中國民主運動的民運活動核心人士。不料,其與馬玉清竟同遭中國情報單位招募而成為雙面間諜,並長期協助中國政府蒐集大量機敏資料。而同樣出生於香港的李振成,與馬玉成一樣,加入 CIA,擔任海外情報工作人員,於離職後留港從事其他工作,於這個階段開始接觸中國情報單位,並洩漏許多重要的情報資料。過往,中國成功打入西方情報機關的間諜行動,最著名者,即為 1985 年末遭逮捕起訴的金無怠案。本案的許多特徵均與金案相似。但自金案後中國欲直接打入或招募美國情報單位的情報人員成為間諜的例子並不多見。然而,李案與馬案的發生,以其同期中國甚至開始招募非華裔的美國現任或前情報人員成為間諜,顯見中國間諜行為的手法與對象已經開始改變,並轉趨積極。而過往侷限在華人社會的間諜情報活動的廣泛與成功,似乎也開始跨越進入非華人社群與對象,這成為危險而值得注意的徵兆,值得所有國家在防止中國間諜滲透工作上特別警惕。

日益擴張且顯得更為積極有野心的中國間諜活動

中國野心伺機擴張

過往,中國的間諜與情報活動,向來活躍於華人社群與地區,透過情感、意識形態,也透過金錢物質的誘惑,成功招募動員大量的非專職或非專業者。而少數應募或著力培養起來的關鍵重要間諜則成為中國廣泛間諜與情報工作中的重點。或者這麼說:中國隱蔽戰線中,利用廣泛群眾路線與策略,成功隱蔽人們對於於關鍵佈署人員的覺察,也作為支持其情報作為的基礎、補充與支援。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隨著中國的國力提升、加入全球化體系與自信心的同步提升,中國的情報間諜工作也轉趨積極而富有攻擊性。並且配合其國家對外擴張戰略的步伐與節奏。廣泛與積極,且具有攻擊性與擴張性,並且廣泛涉及全方位各領域的作為也對世界各國產生極大的壓力與挑戰。

因此,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日等先進或敏感區域國家,無不開始積極應對中國的積極性間諜與情報作為。隨著美中對峙格局的逐步確立深化,可以預期,在此情形下,各國必須對中國的這一威脅,採取更為嚴肅、積極並且迅速即時的應對。而更有戰略縱深的視角與策略以應對中國的情報工作與間諜活動,將是面臨中國威脅與挑戰的國家當前最艱鉅的挑戰與困難。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