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首相上任,脫歐之路走進迷宮或坦途?
英國新首相於周三出爐,執政的保守黨上演前、後任外相競逐選黨魁的局面,最後由強生(Boris Johnson)以九萬兩千餘票,打敗現任外相杭特(Jeremy Hunt),當選新一任保守黨黨魁,同時也是英國內閣首相。現任首相梅伊則於昨(24日)午後向女王請辭,並祝福英國開始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強生是何許人也?瑞士新蘇黎世報形容:「無論是誰,這都將是一個新的開始,而強生代表著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新英國」,義大利共和報則以「英國人的大麻煩,劇變中的倫敦與戰後英國最複雜的一刻」,形容新首相誕生後所面對的局勢。對於接手梅伊內閣脫歐協議的後續問題,強生本人於選前提到,無論如何一定會有一種結果,不是離開就是留下,且英國可考慮與歐洲簽署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取代脫歐後的雙邊關係。
鑑於強生本人過往從政之路的風風雨雨,勢必會讓這棘手的問題變得更加詭譎。這位非典型政治人物,一方面有著典型英國菁英階級的背景,另一方面卻有著比八卦周刊還精彩的花邊新聞,從國會議員到倫敦市長乃至擔任外相期間,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風格,都讓歐盟覺得未來要面對這樣一個政府領導人,只會變得更難溝通,更難預測而已。
同時,脫歐邁入倒數百日的時刻,強生的上台是否能弭平英國內部爭議不休的脫歐版本,進而產生一個最終的協議,一切尚待未來發展。強生本人競選時的口號:「10月31日脫歐(Brexit done by the Oct. 31)」,意味著無論結果如何,英國就是要脫歐(所謂的硬拖歐),這也將對英國下議院未來脫歐協議的爭辯與協商,帶來考驗。新首相的麻煩還不只這一件,強生眼下也要即刻處理英國與伊朗緊張的雙邊關係。歐盟新任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則表示,無論英國局勢如何發展,歐盟都將會有因應措施。
參考新聞來源:
2019/07/24 德國明鏡(Der Spiegel) Theresa May reicht bei der Queen ihren Rücktritt ein
2019/07/24 德國時代報(Die Zeit) Britischer Premierminister:”Ein hoffnungsvoller Neubeginn sieht anders aus”
2019/07/24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 Johnson in der Downing Street - Nach der Show ist vor der Show
德國新國防部長新願望:增加德國國防預算
德國新任國防部防長克朗普·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甫上任即面對一個嚴肅且棘手的問題:德國國防預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過低,而德國已承諾無論是在北約組織內或與歐陸其他國家相比,其國防預算占 GDP的比重至少要在 2024 年,達到 2% 的目標。
從前任國防部長馮德萊恩(Ursula Gertrud von der Leyen)任內開始即不斷調整的國防預算,受制於德國國內各政黨的反對,使得整體調漲幅未如預期;以 2018 年為例,德國國防預算占 GDP 比重為 1.24%,與 2017 年相比只能算是持平。德國國會中,包括左派的社民黨、綠黨、左翼黨,乃至於右派的自由民主黨等,對增加國防預算一事皆採反對的態度,認為增加國防預算勢必會排擠總預算中的其他項目,是否值得這麼做,也引來執政聯盟內部與在野黨的爭辯。
德國國防不僅為防衛自身所需,更在北約中被視為與英、法同等重要的大國。依照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於 2018 年 7 月所公佈的報告顯示,美國在2001年的開支占北約整體預算的63%,及至到了2017年,美國整體開支的占比還上升到了 70%,無形中取代歐洲人自己,成為歐洲安全的主要支撐者,這也是美國總統川普呼籲北約各國要調升自身國防預算的原因。
在過去一年中,北約成員有四分之一達到國防預算占 GDP 比重 2% 的目標,身為歐洲大國的德國卻無法達成,同時,目前德國自身三軍裝備妥善率以及可出勤率與過往相比,亦呈逐年降低的趨勢,長遠來看將非常不利於德國防衛自身之所需。
當前歐洲面對著俄羅斯與來自近東地區的威脅,尤其在烏克蘭危機後,歐洲面對小區域衝突,以及類似克里米亞半島的危機,實際上是毫無能力可以面對。克朗普·倫鮑爾於 21 日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專訪時提到,德國勢必得增加國防預算的支出,使整體預算占 GDP 比重可以於 2024 年達到 2%,這不僅僅是德國對北約的承諾,也是德國對自身安全保障的重視。但面對內部反彈的聲浪,如何達成上述目標,將是一大挑戰。
參考新聞來源:
2019/07/22 奧地利新聞報(Die Presse) Mehr Geld für die Bundeswehr? Die ersten Wünsche der neuen Verteidigungsministerin
2019/07/22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AKKS WEHRETAT : Der Streit schwelt weiter
歐洲難民政策暫時達成協議
於巴黎召開的難民問題會議上,14 個與會的歐盟國家達成協議,支持法國與德國提議的「難民重分配原則」,義大利則缺席該次會議,認為此強制非配原則並不公平,並對該原則提出抗議。
法國總統馬克宏與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總長安東尼奧(António Vitorino)會談後也表示,此次包括德國、法國、葡萄牙、盧森堡、芬蘭、立陶宛、克羅埃西亞與愛爾蘭等國,將會積極參與該協議,其他參與會議的國家則原則上同意該重新分配原則。
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表示「會在接下來到九月份時,至少與 12 到 15 個國家達成協議,確保未來地中海難民問題能「有更有效率且人性的解決方案被各方接受與遵守」。義大利則反對該分配原則,義大利總理同時也是極右派聯盟黨(Lega)黨魁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於 twitter 發文批評該計畫,認為義大利並非布魯塞爾、巴黎或者柏林的難民營。目前義大利政府拒絕讓在地中海營救難民的船隻靠岸,並認為義大利並無義務協助海上難民。同時義大利更於上週四,與馬爾它聯手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歐盟內政部長會議上,拒絕了法、德兩國提出的妥協方案。
新任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則希望消除「都柏林規則(Dublin Regulation)」中,關於歐盟庇護程序的設計缺陷,使該規則能更有利於地中海周邊國家。根據目前都柏林規則的規定,難民首次踏上的國家,即有義務與責任協助難民本身的照護與庇護。
參考新聞來源:
2019/07/19 德國每日鏡報(Tagesspiegel) “Müssen Dublin-Verfahren reformieren”- Von der Leyen will mehr Fairness in der Flüchtlingspolitik
2019/07/23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 Aus Seenot gerettete Flüchtlinge - EU-Staaten unterstützen Umverteilungsplan
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辭世
22 日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發布訊息,原預定提前退休的日籍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天野之彌(Yukiya Amano)證實已經辭世,享壽 72 歲;原子能總署並未進一步說明署長的死因,僅表示將降半旗致哀。國際原子能總署 35 個理事成員國將於 9 月 9 日召開理事會,代理天野之彌職務的,則為美國籍副署長 Mary Alice Hayward。
天野之彌於 2009 年上任,是國際組織首長中少有的日籍人士,於國際原子能總署的任期已邁入第三屆,預定於 2021 年任期屆滿。2018 年 9 月傳出健康狀態不佳後,原本預定於 2020 年 3 月提前卸任並進行改選。然而,天野之彌兩週前先以健康因素,請假未出席維也納會談,隨後即驚傳辭世消息。天野之彌出身日本外交系統,擁有相當豐富的核武問題與軍備管制的經驗,並幾乎參與了所有國際上關於核能、核電與裁減核武的相關條約,其資歷的豐富與完整,是國際原子能總署歷任署長中的少見之人。任內經歷了伊朗核武問題、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的新石棺計畫,以及母國福島核災後的新安全標準制訂。
目前正值伊朗核問題談判陷入僵局之際,他的職位也勢必影響國際原子能總署在伊朗核問題上的態度。天野之彌的辭世,也將掀起新一輪領導人選拔的競爭,讓國際原子能總署成員國之間角力的戰場。目前較為熱門的繼任人選有阿根廷籍的候選人Rafael Grossi,與羅馬尼亞籍的Cornel Feruta,而成員國之間對於是否要提名更多可能人選,以及該由大國或小國代表出任,都尚未達成共識。
參考新聞來源:
2019/07/22 德國世界報(Die Welt) Chef der Internationalen Atomenergiebehörde ist tot
2019/07/22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 Atomenergieagentur – IAEA-Chef Amano gestorben
烏克蘭國會改選,總統澤倫斯基所屬政黨獲壓倒性勝利
烏克蘭國會改選,總統澤倫斯基所屬的「人民公僕黨」(Servant of the People party)取得 43.9% 的支持,也使得新一屆的烏克蘭國會能成為甫就職不到三個月的新總統,最強而有力的政治奧援。
此次改選源於澤倫斯基於 5 月 20 日就職後,隨即隔日解散國會改選,訴求選民讓倫斯基所屬的人民公僕黨在國會取得一定席次(解散前該黨在國會無任何席次)。此次烏克蘭國會改選總席次為 424 席,除了 225 席是由政黨比例代表制選出外,其餘皆由地方選區直接選出。選舉結果使人民公僕黨一舉成為最大黨,而持親俄立場的第二大黨「反對平台 – 為了生活黨(Opposition Platform-For Life)」則僅獲 11% 的選票。前總統波洛申科親歐的「歐洲團結黨(Yevropeyśka Solidarnisť)」落居第三,得票率僅為 9%。
同時,本次國會改選後的烏克蘭政府,也將是自 1991 年獨立以來,首次出現總統與國會同一政黨的情況,再加上執政黨也取得國會優勢席次,已經足以組成強勢政府,將有利於澤倫斯基未來任期內在改革上的推動。澤倫斯基也承諾,將優先處理頓內茨地區(Donbass)與俄國之間的衝突、經濟發展困境、境內嚴重的貪腐與治安敗壞,並妥善處理烏克蘭與俄羅斯、歐洲之間的三邊關係等。
參考新聞來源:
2019/07/22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 Parlamentswahl in Ukraine – Selenskyjs Partei führt deutlich
2019/07/22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 Ukraine-Wahl – Selenskyjs Schonfrist ist vorbei
2019/07/22 德國世界報(Die Welt) Ohne Selenski geht gar nichts – ohne Russland auch nic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