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智庫:台海危機影響全球供應鏈 中駐法大使盧沙野:統一後對台灣人展開「再教育」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接受法國 BFM 電視台訪問(圖/中國駐法大使館)

歐洲正苦於烏克蘭戰爭及戰爭導致的能源和糧食危機,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在西太平洋引發台海緊張,歐洲政壇表態雖然不多,但歐洲媒體反應頗大。裴洛西一行離台後,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接受法國 BFM 電視台訪問,宣稱台灣人實際上想要與中國統一,只是執政的民進黨反中,因此洗腦台灣民眾,他並且強調,將在統一後對台灣人展開「再教育」。

盧沙野的發言引發關注,為國際媒體所廣泛引用。澳洲智庫澳洲戰略研究所(ASPI)的一篇分析文章中指出,裴洛西台灣行特別關注台灣的人權過往,造訪國家人權博物館,而盧沙野的發言則證明了,「台灣若落入北京管轄,台灣人用以表達接受過往的人權博物館及其他民主館場和社會與文化表達方式,都將不復存在」。

歐盟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CFR)的分析指出,北京將裴洛西訪問定調為「終極挑釁」,以此為中國升高對台軍事壓力辯護,以便進一步改變現狀和協議,華府正密切注意相關發展,歐洲各國也是如此,因為歐洲非常憂慮印太地區局勢升溫,會轉移華府對烏克蘭戰爭的注意。

2022年8月中共實彈軍演.彈道飛彈軌跡示意圖
黃色標示為日本防衛廳公布的9枚彈道飛彈軌跡及落點。其中第⑥至⑨等4枚飛彈還飛越台灣上空,十足挑釁。
圖/報呱

歐洲外交關係協會指出,「台海穩定攸關歐洲利益」,因為台海紛爭將危及全球供應鏈,「也會打擊全世界對民主國家對抗威權威力的信心」。要應對這種狀況,「集體反抗是比默許更好的策略」。

台灣安全影響全球經濟,因此歐洲媒體也關心台灣和中國「經濟一體化」的程度如何。《德國之聲》的一篇報導首先提供德國讀者一些基本資訊,形容台灣「比美國馬里蘭州略大,面積約是蘇格蘭的一半,擁有 2,300 萬人口,僅略多於德國人口四分之一。台灣與德國類似,以其工業製成品聞名於世」。報導稱半導體產業對台灣的重要性,不亞於汽車產業對德國的重要性,若以出口而論,德國在 2021 年的出口依賴程度為 47%,台灣經濟則有 70% 仰賴出口。

乍看之下,台灣若遭到軍事封鎖而無法出口,經濟立刻受到嚴重威脅,但實情比表面複雜。實際情況是,台灣也是中國最大投資者之一。《德國之聲》引用台北市政府的數據指出,從 1991 年到 2021 年 5 月底,台灣企業在中國投資約 1,940 億美元,投資計畫共計 44,577 個,「電子組裝公司富士康的工廠是著名例子之一,這家合約製造商在中國各地的工廠為蘋果生產 iPhone,為三星生產 Galaxy 智慧手機,為 SONY 生產遊戲機。」報導又指出,「中國提供稀土和低端量產電子元件等關鍵原材料,台灣則向中國出口高端半導體和光學元件」,雙方經濟可謂緊密結合。《德國之聲》認為,在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有能力產製高階晶片之前,中國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不高。

但這個思路邏輯也表示,中國的晶片能力提升之後,台灣的處境將比現在危險。德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外交政策專家基塞維特(Roderich Kiesewetter)表示,就中國的晶片發展程度而言,這可能要等到 2027 年。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接受法國 BFM 電視台訪問時強調,將在統一後對台灣人展開「再教育」(法語、影片:BFM TV Youtube)

參考新聞來源:
2022/08/0​6​    ​Deutsche Welle(​德國之聲)    How much does Taiwan depend on China?
2022/08/04    ECFR(歐洲外交關係協會)    Democratic deterrence: Why Europeans should challenge China’s narrative on Taiwan
2022/08/04    ASPI Strategist(澳洲戰略研究所)    Beijing will wipe out a vibrant democracy if it seizes control of Taiwan
2022/08/03    BFM TV(法國 BFM 電視台)    L’interview de l’ambassadeur de Chine en France sur BFMTV en intégralité(訪問影片)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