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是全球最大的島嶼,地廣人稀,只有約六萬人口,過去曾是丹麥殖民地,直到 1979 年才獲得自治權並設立議會,但外交及國防事務上仍從屬於丹麥。今年的新年演說上,格陵蘭總理艾格德(Mute Egede)大力呼籲脫離丹麥,展現追求獨立的決心。

艾格德所屬的人民共同體黨(IA)一直以來主張格陵蘭獨立,他自 2021 年上任以來也一直致力於推動相關改革。他直言不諱的說,格陵蘭與丹麥的關係並非「完全平等」,格陵蘭應該在國際舞台上擁有自主發言權,現在是格陵蘭邁向下一步的關鍵時刻,必須消「殖民時代的枷鎖」。

獨立訴求的背後,是二十世紀丹麥在格陵蘭留下的歷史傷痕,包括 1960 年代強制推行的節育計劃。雖然格陵蘭自 1953 年起不再是丹麥殖民地,但直到 2009 年才獲得透過公投尋求獨立的權利。格陵蘭政府也一直為邁向獨立做準備,並於 2023 年提出首份憲法草案。

格陵蘭地理位置
圖/報呱

這場獨立討論的複雜性還體現在經濟層面。格陵蘭擁有豐富的礦產、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但經濟相當脆弱,主要依賴漁業和丹麥每年約 5 億歐元的補助。這種經濟依賴關係使得獨立議題更加敏感。雖然大多數格陵蘭居民支持獨立,但應該何時獨立、獨立可能對生活造成的影響,大眾意見仍存在分歧。

在國際上,格陵蘭的戰略價值日益突顯。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提議購買格陵蘭,稱這對美國是「絕對必要的」。這已是川普第二次有此提議,但遭到格陵蘭和丹麥強烈反對。艾格德明確表示「格陵蘭不賣」,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則稱這個提議「荒謬」。

值得注意的是,在川普舊事重提後,丹麥宣布增加格陵蘭的國防支出,至少達到 13 億歐元。丹麥國防部長波爾森(Troels Lund Poulsen)說這純屬「命運的諷刺」,但也顯示北極地區在地緣政治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根據 2009 年與丹麥達成的協議,格陵蘭只能通過成功的公投才能宣布獨立。艾格德在新年演說中暗示,可能會於今年 4 月 6 日舉行議會選舉之前辦理獨立公投。他強調,已展開建立獨立國家架構的工作。此外他也強調,今年夏天伊魯利薩特(Ilulissat)及卡科托克(Qaqortoq)國際機場開放之後,「其他國家可以直接聯絡我們,無需經過丹麥,我們將更能獨立發展、治理我們的國家」。

格陵蘭從屬於丹麥,但並非歐盟領土(丹麥於 1973 年加入歐盟)。

參考新聞來源:
2025/01/04    Euractiv(歐洲動態)    Greenland’s leader steps up push for independence from Denmark
2025/01/03    Euronews(歐洲新聞台)    Greenland's PM pushes for independence from Denmark amid Trump's interest
2025/01/03    The Hill(美國國會山報)    Greenland leader calls for independence from Denmark as Trump enters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