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8 日於聖特拉斯堡召開的全體會議上,歐洲議會針對第三國在歐洲展開的間諜活動進行了辯論。

一些議員呼籲加強對俄羅斯、中國和伊朗等國留學生的警惕,並呼籲和歐洲情報部門在外國干涉問題上合作。

中國海外情報活動是新聞嗎? ,Wikipedia甚至都已經有專門條目了。中國間諜工作遍及各大洲,包含透過LinkedIn招募海外間諜。中國情報滲透從政府部門、民間組織、一直到大學都有中國間諜的影子。

間諜 歐盟擬提高審查經費

根據歐洲新聞台(Euro News)的報導,議員法朗(Laurence Farreng)在 28 日的會議上指出,如何應對大學校園內的可能出現的(第三國)干預,一直都是歐洲聯盟在政策上的盲區。

法朗提到,目前已經有兩種已經被證實的干預方法,一個是直接的間諜行為,而另一種則是向歐洲的大學施加第三國的影響力,這一主張得到了眾多歐洲議會議員的認同。

許多議員認為,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第三國,正在利用學術夥伴的關係,來從技術轉移中獲益,甚至更進一步偷偷從事間諜行為,以及向歐洲施加他們的影響力。

歐洲聯盟與中國有著密切的學術合作關係,但這也意味著中國也可以利用這種關係,來擴大中國在歐盟的影響力。
(圖/European Commission)

對於這種不利於歐洲學術發展的現狀,歐洲議會開始呼籲加強對學術審查的經費。

來自綠黨/歐洲自由聯盟的議員格雷戈爾瓦(Markéta Gregorová)在會議中主張,歐盟需要與歐洲各國的情報機構進行合作。

格雷戈爾瓦提到,中國和俄羅斯是目前正在干涉歐洲的主要兩個國家,雖然歐洲仍會歡迎來自這些國家的學生進入歐洲的大學,但也不應該天真的讓每個人都可以接觸到歐洲的尖端技術

不配合蒐集情報,就犯法 ─ 中國政府法律上脅迫

在歐盟會議中,除了針對中俄等國的情報機構在歐洲境內進行的間諜活動,來自中國內部獨有的系統性問題也開始被歐盟注意。

中左翼社會民主進步聯盟(S&D)黨團的漢內斯·海德(Hannes Heide)在會議中稱:「中國正在資助在歐洲的中國研究人員,並讓他們專注於人工智慧、量子技術、太空研究和生物技術等戰略領域。」

漢內斯·海德警告歐盟,中國研究人員在學習到尖端知識後,轉頭就被中國政府和情報機構要求共享他們的知識。

中國在《情報法》、《反間諜法》等法律頒布和修正後,中國的情報機構幾乎擁有了對中國公民無限的調查權利,模糊的法律條文定義,也讓西方國家擔心自己的企業也會受到波及。
(圖/中央社)

因為根據 2017 年中國《情報法》(2018年 修正) 第七條「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依法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保守所知悉的國家情報工作秘密。」因此,中國政府因此對學者的要求是「於法有據」,即便這是公開威脅人民的惡法。

加上 2023 年 7 月 1 日中國修改 2014《反間諜法》後,不論是學者、企業還是記者,都需要無條件配合中國國家安全機構「反間諜」的工作,然而對於「反間諜」要如何定義,中國政府模糊化處理的立場,讓外界十分的憂慮。

報呱小教室

中國反間諜法

第14條: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義務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進行的反間諜工作。

第17條:國家安全機關在依法開展反間諜工作時,必要時可以要求相關組織或個人提供支持和協助,並對其進行保密教育。

排名倒數的中國學術自由度

在中國政府的高壓和濫權的法律下,中國本就封閉的學術界距離「學術自由」四字越來越遠,學者與政府綁定的刻板印象也不斷在加深。

根據愛爾朗根-紐倫堡大學(FAU)等多個西方研究機構合作調查的知名統計網站:學術自由指數(Academic Freedom Index/簡稱AFI)公佈的 2024 年最新數據,中國的學術自由指數在全球 179 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八,不僅遠遠落後於美日韓台等國,更是比處於戰爭狀態的俄羅斯、神權國家伊朗等盟友都要更加封閉。

報呱小教室

學術自由指數(AFI)如何評估?

AFI透過五個會影響到學術自由的因素進行評分,並結合現實進行綜合評估後得出學術自由指數,五個評斷因素分別為:

1.研究與教學自由:學者是否能夠自由選擇研究議題和教學內容。 

2.交流自由:學者是否能自由地與國內外同儕溝通、參與學術合作或發表研究成果。 

3.校園完整性:學術機構是否免受外部干預(如政府或私人組織的壓力)。 

4.學術和文化表達自由:學術界是否能在廣義上的學術和文化活動中自由表達。 

5.憲法和法律保障:國家的憲法或法律是否對學術自由提供保障。

在去年(2023)的學術自由指數報告中,中國的數值僅有 0.07,遠低於美國 0.69、日本 0.60、韓國 0.83、台灣 0.87的自由指數;而相較於其他威權國家,俄羅斯為 0.20、伊朗為 0.08,只有北韓(0.01)、緬甸(0.03)等極度封閉或常年處於戰亂的國家能夠比中國的數值還要低。

2023 年中國的學術自由指數僅為 0.07,五個評斷要素分數均低於 1.0,這意味著中國的學術界與中國政府高度綁定。(圖/AFI)

參考資料:

2024/11/28 Euro News Espionage at European universities: 'We must be vigilant, though not paranoid'
2024/11/28 AFI The State of Academic Freedom Worldwide
2024/10/23 The Diplomat Understanding China’s Intelligence Strategy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