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1 日起,隨著與烏克蘭簽訂的五年過境協議到期,俄羅斯不再透過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由於戰爭的關係,烏克蘭拒絕與俄羅斯商談新的過境協議。

自蘇聯時期以來,俄羅斯耗費半個世紀,成為歐洲天然氣市場的主要供應者,高峰時供應量佔 35%,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幾乎摧毀其國有企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的歐洲業務。自 2022 年 2 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在歐洲天然氣市場的市占被挪威、美國和卡達等競爭對手搶走,也讓歐盟降低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銳減,導致天然氣價格創歷史新高,引發通貨膨脹,提高整個歐洲大陸的生活成本。不過,烏克蘭過境協議到期後,由於供給量相對較小,不太可能會使歐盟再度出現當時價格暴漲的狀況。2023 年,俄羅斯透過烏克蘭運輸了約 150 億立方公尺 (bcm) 天然氣,僅佔 2018-2019 年透過各種路線輸往歐洲的俄羅斯天然氣尖峰流量的 8%。

俄羅斯天然氣管線 2021、亞馬爾-歐洲管線
(圖/Д.Ильин/CC0)

過境協議到期、俄羅斯不再透過烏克蘭輸送天然氣,對中東歐國家還是會造成影響,以斯洛伐克和摩爾多瓦受影響最大。斯洛伐克總理費佐(Robert Fico)向來親俄,12 月下旬曾造訪莫斯克,商議能源事宜。上週五(12 月 27 日)費佐表示,斯洛伐克將考慮對烏克蘭採取對等措施,例如基輔若從 1 月 1 日起停止天然氣運輸,斯洛伐克就會停止供應烏克蘭備用電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指責費佐奉俄羅斯之命,對烏克蘭開闢「第二能源戰線」,不過費佐否認這項指控。

前情提要:
斯洛伐克總理克里姆林宮會見蒲亭 商議天然氣及俄烏戰爭

摩爾多瓦已於 12 月中宣布進入能源緊急狀態,其親俄羅斯的分離主義地區聶斯特河沿岸(Transnistria)也可能因為能源短缺,迫使居民到摩爾多瓦尋求收容機構以度過冬季。在這個季節,摩爾多瓦全國各地的氣溫經常降至攝氏零度以下。

在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宣布停止供應天然氣後,摩爾多瓦總理雷奇安(Dorin Recean)指責俄羅斯以能源作為「政治武器」,並表示摩爾多瓦政府不承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主張的債權,宣稱該債務已「因制裁俄羅斯政府而歸於無效」。雷奇安並且表示,「(停止供應天然氣的)決定再次證實,克里姆林宮意圖讓聶斯特河沿岸地區居民在隆冬期間沒有光和溫暖」。

參考新聞來源:
2024/12/31 Euractiv(歐洲動態) Russian gas flows via Ukraine for last day as transit deal crumbles
2024/12/31 AP(美聯社) ‘No heating, no light': Moldovans fear looming energy shortage as Russia halts gas supplies
2024/12/28 AP(美聯社) Russia’s Gazprom says it will halt gas supplies to Moldova starting Jan. 1

pourquoi more

報呱相關

斯洛伐克總理克里姆林宮會見蒲亭 商議天然氣及俄烏戰爭

斯洛伐克總理費佐(Robert Fico)在未對外公開行程的情況下,於 12 月 22 日造訪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蒲亭會談,討論俄羅斯輸送天然氣相關事宜。俄羅斯總統蒲亭更在 26 日表示,斯洛伐克願意做為俄國與烏克蘭和談的「平台」。

王雪俐‧ December 26, 2024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