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製造業與供應鏈方面,美國企業跟印度之間的聯繫越來越深,波音最近跟印度航空達成的交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波音 2 月宣布一項創紀錄的協議,向印度最大的航空公司提供價值約 340 億美元的 220 架飛機,這是民航史上最大宗的採購。這不僅是對企業的考驗,也是對這個南亞經濟巨人的考驗。在西方企業尋求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之際,印度竭盡全力吸引外國公司,以期成為全球製造中心。
波音跟印度航空的交易是波音有史以來以美元計價的第三大交易案。不過,印度航空的採購案不只有波音的 190 架 737 Max、20 架 787 和 10 架 777X,還有 250 架空中巴士客機。跟波音和空巴的交易案展現出,包括蘋果、三星和諾基亞在內的全球製造商正在讓印度製造這個趨勢加速。因為這筆交易可能會加強波音擴大印度供應鏈和促進當地製造業的計劃。
波音公司商用飛機集團區域行銷常務董事蕭特(David Schulte)說:「作為一家在印度擁有超過 70 年歷史的公司,波音會繼續支持該國本土航空和國防能力的發展。印度有很多機會,我們的成長以及供應商合作夥伴關係的加強表明我們為實現『自力更生的印度』(Aatmanirbhar Bharat)所做的努力。印度航空業的發展將為在地採購、技能和服務支援創造更多機會。」
波音總裁尼爾森(Brendan Nelson)最近在接受印度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印度是飛機製造商供應鏈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波音計劃大幅擴大在印度的據點。波音目前在印度的供應鏈中擁有 5,000 名員工和 300 家供應商。隨著在印度的供應商基礎擴大,這些供應鏈數字可能會顯著增加,進而為波音的國際供應鏈提供額外的支援。蕭特說:「這些供應商是我們全球供應基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波音有一些最先進產品製造系統和零件是從印度出口到世界各地的。」
在最近結束的 2023 年印度航空展(Aero India 2023)上,波音就宣布在印度投資設立全球支援中心和物流中心,這將有助於更快、更高效地支援波音在地的客戶。波音跟印度航空和塔塔集團(Tata Group)有著長期的合作關係,而塔塔和波音在印度有一家名為塔塔波音航太(TBAL)的合資企業,這跟印度推動自力更生的努力密切相關,共同為印度和其他國家開發航太和國防領域的綜合系統。而這家合資公司位於海德拉巴市(Hyderabad)的工廠最近為 737 系列飛機推出了第一批複雜的垂直尾翼結構。這種垂直尾翼目前是由中國西安飛機工業製造。此外,海德拉巴工廠擁有 900 多名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還生產波音 AH-64 阿帕契直升機的構造零件,包括機身。
波音的一位代表表示,正善用印度在工程、技術和研發方面的人才。波音在 2022 年增加近 15,000 名員工後,今年在全球招聘 10,000 名員工,重點是工程和製造。不過《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2 月報導稱,波音將裁員約 2,000 人,主要是財務和人力資源部門,但沒有具體說明裁員地點。其中一些工作被外包給塔塔在印度的諮詢部門。此外,空中巴士也計劃今年在全球新聘 13,000 名員工中會有 1,000 名在印度。
印度一直在積極宣傳自己是中國製造的替代方案。早在 2014 年,印度就發起了「印度製造」運動,以提升印度作為全球製造中心的形象,並鼓勵跨國公司在印度生產。然而,事實證明,將製造業提高到 GDP 的 25% 這個目標仍難以實現。而波音的蕭特提到的「自力更生的印度」是 2020 年啟動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學院研究員帕里特(Amitendu Palit)說:「成為全球製造中心是印度政府的既定政策目標,全球趨勢使得智慧手機和半導體等一些主要市場從中國轉移,這顯然是印度希望透過引入供應鏈的主要部分而且能受益的領域。」
成為世界新工廠的障礙
印度成為世界新工廠的夢想必須克服長期存在的障礙。令人生畏的官僚作風、落後的基礎設施和錯綜複雜的繁文縟節迫使許多外國企業要麼避開印度,要麼關閉當地業務。缺乏熟練勞動力和創新、生產品質差以及不願採用快速發展的技術也被視為是障礙。
此外,即便蘋果可能會把在印度製造 iPhone 從目前的 5%~7% 左右增加到 25%,也是面臨成長的煩惱。英國《金融時報》最近的報告稱,蘋果在首次首波在印度製造產品的品質低劣。帕里特說:「要使(印度)國內標準跟全球品質基準保持一致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隨著越來越多的跨國組織將其全球供應商引入印度,這一過程會得到改善,就像他們在汽車領域所做的那樣。印度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才能掌握這些先進領域的訣竅,但他們會走到那一步的。」
中國多年來在生產規模和生產速度方面建立起來的優勢,印度短期內難以複製。此外,中國還受益於印度無法複製的區域支援,就是中國跟台灣、香港、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產業互補性高的國家毗鄰是一個顯著的優勢。對於印度來說,除了服裝等某些產業外,鄰近南亞地區的工業仍然不發達。
區域工業成長對於實現印度成長為全球製造中心的願望相當重要,印度的潛力是不可否認的。國際貨幣基金(IMF)對印度 2023 年 GDP 成長率的預測為 6.1%,遠高於中國 4.4% 。此外,印度有望在未來十年內超越德國和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根據英國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的報告,到 2035 年印度的經濟將達 10 兆美元。
對印度來說,為了能有效地開發當地消費市場,要求外國企業需要透過當地製造建立牢固的關係,最終讓消費者受益。這正是蘋果和波音等公司在印度採用的戰略。透過建立製造工廠並為全球市場生產。此外,這些公司有在印度生產的一大誘因,更便宜的製造成本和大量的中產階級、消費行為向上提升的大眾,因此外企可以在地銷售他們的產品和服務。
這點對波音和任何希望攻佔印度新興但服務不足的航空市場的公司也一樣重要。隨著重振活力的印度航空想拿回區域航空的領導地位,並跟中東競爭對手抗衡以贏回國際長途航線上的乘客,印度會是波音未來重要的客戶,而印度也會是波音全球製造版圖的核心之一。蕭特說:「印度將在未來 10 年內成為世界第三大商業航空市場,並將在未來 20 年內接收交付給南亞所有飛機的 90% 以上,印度航空的訂單可以在整個經濟中產生連鎖反應,支持創造就業機會和改善經濟成長。」
在人才方面,印度每年約有 150 萬名工程領域的學生畢業,對於飛機製造商來說,這是一個豐富的人才來源。根據美國人力資源網站 Glassdoor 的數據,波音在印度南部科技重鎮班加羅爾市(Bengaluru)聘請一名工程師的費用是在西雅圖類似職位的 7%。波音印度公司總裁 Salil Gupte 表示,印度有波音全球第二多的員工。他說:「公司來到印度是為了尋找令人讚嘆的創新人才,不僅在技術和軟體方面,還有在硬體方面和越來越多的製造領域。」
參考來源:
2023/03/12 CNBC From Apple to Boeing, India is being put to the test as China manufacturing alternative
2023/03/17 Bloomberg Boeing and Airbus Hunting for Highly-Skilled Talent in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