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於 5 月 19 日宣布將對澳洲大麥課徵 80% 關稅一事,被認為可能是中國對澳洲主張調查武漢肺炎的報復,儘管澳洲政府呼籲中國,應將大麥與武漢肺炎分別而論,中國方面並沒有較為友善的回應。週四(21 日)《雪梨晨驅報》刊出評論文章,直言澳洲不該向北京鞠躬哈腰,應該設法拓展貿易範圍。

《雪梨晨驅報》指出,2018 年,澳洲出口到中國的牛肉和葡萄酒被棄置在碼頭上,無法入境;2019 年,澳洲出口的煤炭也卡在中國港口;今年中國乾脆停止由澳洲進口牛肉,並宣佈將對澳洲大麥課徵高達 80% 令人嘖舌的關稅,和中國貿易的風險顯而易見,而且澳洲並不是唯一一個被中國以這種經貿方式威脅的國家。《雪梨晨驅報》認為澳洲應該「有個了斷,轉而跟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

儘管澳洲與中國早簽有《澳中自由貿易協定》(FTA),中國仍時常藉由貿易關稅威脅澳洲,以達成政治目的。
圖/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Australia

《雪梨晨驅報》指出,澳洲媒體、產業界和經濟學家們都將此事解釋為「北京對澳洲政治失誤的懲罰」,而澳洲企業普遍認為應該要避免惹惱中國,以免到頭來必須承受不利。《雪梨晨驅報》卻認為這是一種誤解,而如今該是澳洲認清事實的時候了。事實上,中國作為一個新興強權,只是日趨苛刻,頤指氣使,所為令人惱火。

《雪梨晨驅報》指出,中國在國內以鐵拳對付記者異議份子少數民族,現在則將同一套複製到國際上,大肆攻擊所不喜歡的主張並恫嚇提出主張的人。今天澳洲面對的問題,早在 2019 年就被中國施加在加拿大身上,當時中國為了華為而禁止或推遲加拿大的肉類、大豆和豌豆進口。中國也曾威脅德國、丹麥、印度等國。

《雪梨晨驅報》也以台灣為例,認為澳洲不見得就得屈服於中國。台灣在 2016 年蔡英文當選總統後就遭到中國的報復,旅遊業蒙受相當的損失,但台灣沒有讓步,而是把握機會進行改革。儘管 2018 年起中國就開始限制發給前往台灣的旅遊簽證,到去年為止,台灣的外國遊客人數卻創下歷年新高(1,184 萬人次)

《雪梨晨驅報》認為,澳洲某些產業的改革之路走來必然比其他產業困難,例如澳洲幾乎找不到鐵礦煤礦的替代出口市場,但重點在於澳洲產業必須變更方式,開始思考長期,將雞蛋都放在中國這個籃子裡並非明智的策略,而且霸凌者總是虛張聲勢,其實並不如他們所表現得那般強大。

參考新聞來源:
2020/05/21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澳洲雪梨晨驅報)    Why Australia must not bow to China but seek wider trade options

Tags
中國影響力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