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決定九月前自德國局部撤軍,改駐波蘭。日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在《華爾街日報》的訪問中表示,美國會將在德國的永久駐軍由 34,500 人減少到 25,000 人,這是目前為止美國官方所提到過最明確的撤軍人數。五角大廈表示,正在就總統的指示和美軍歐洲司令部進行協調,預計要在波蘭新設一個司令部、建立戰鬥訓練中心和無人機中隊等。

然而根據美國《國防新聞》的報導,美國國會出於北約組織可能因此遭到弱化的考慮,正在共和黨籍猶他州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的主導下計畫提案反對,具體作法是修改參議院版的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並在法案中凍結德國駐軍的人數。

羅姆尼​之外,​同為眾院軍事委員會成員的共和黨籍德州眾議員托恩柏利(Mac Thornberry)也憂心此舉的負面效應。他認為九月之前要讓上千人離開歐洲「不切實際」,製造出國防部的後勤問題,此外他也擔心這將使美國的歐洲盟國產生「幻滅感」,最終則使俄羅斯受惠。

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民主黨籍眾議員史密斯(Adam Smith)表示,自德國撤軍的計劃在戰略上並不合理,因此國會應當加以阻止。他認為可以想像某些情況下重新部署駐德兵力可能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問題是白宮和五角大廈至今沒有做此主張,顯得決策過於隨性。

美國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
圖/Gage Skidmore (CC BY-SA 2.0)

值得注意的是羅姆尼其人。他雖然是共和黨籍,但與民主黨友善親近,也是今年 2 月的川普總統彈劾案中唯一跑票的共和黨人。他在一份聲明中稱自德撤軍是「給俄羅斯的禮物」,他主張「不應放棄對盟友的承諾,而應該強化聯盟,對抗世界的不良份子,在全球推廣自由和民主的價值」。但他並未說明在波蘭駐軍是否算是「強化聯盟」的一環,還是他依舊將波蘭視為俄羅斯的盟友而非歐盟和北約的成員。(按:波蘭於 1955-1991 年間屬於蘇聯陣營的華沙公約組織,蘇聯解體後於 1999 年加入北約組織,2004 年加入歐盟。)


*其他重要美軍動向:美國阿拉斯加陸軍第 25 步兵師第四空降旅戰鬥隊超過 400 名士兵在上個月底在關島進行空降演訓,因為空降島嶼的戰鬥在二戰以後極其罕見而吸引外界關注。演訓任務指揮官蘭德斯(Christopher Landers)表示,這個實地演訓展現美軍有能力在任何需要的時候將戰力投射到印太地區的任何地方。

參考新聞來源:
2020/06/30 Defense News(美國國防新聞) Congress moves to block Trump’s Germany troop withdrawal plans
2020/06/30 Pacific Daily News(關島太平洋日報) Army paratroopers land on Guam for readiness exercise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