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2020 年 8 月 15 日報導,美國和中國推遲了原定於 15 日進行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審查,推遲理由是與中共北戴河會議相關時程安排衝突,以及需要讓中國有更多時間買美國商品。然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以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之間沒有訂出審查協議的具體新日期。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於 1 月 15 日簽署,2 月 15 日生效,原訂生效半年後的 8 月 15 日要進行協議執行審查。但《路透社》報導其一延遲原因跟中共高層正在進行北戴河會議有關。北戴河會議是中共高層每年夏季在秦皇島北戴河半休養半辦公的制度,但在胡錦濤 2002 年出任總書記之時取消,2012 年習近平上台後才恢復。而北戴河會議往往也是中國重大政策方向定調、政治變動的場合。

圖/Official White House Photo by Shealah Craighead/報呱meme後製

另一個協議審查推遲的原因是,美國官員希望有更多時間讓中國多買美國商品,讓審查之時的政治效果有更多利多。然而,協議中中國第一年需達到的目標是比 2017 年多買 770 億美元,但是中國目前在農產品能源等方面的購買額均遠遠落後目標。一直到近期才有明顯的增加,8 月 14 日美國農業部報告向中國出售了 12.6 萬噸大豆,連續 8 個工作日對中國出口大量大豆。美國石油貿易商也傳出消息,中國國有石油公司已初步預定了油輪,以便在 8 月和 9 月運送至少 2000 萬桶美國原油,這意味著能源購買量也有在增加。

美國總統川普 14 日重申貿易協議「執行得很好」,但他沒對審查會議推遲表示看法。美國政府官員也表示,對於中國這幾週的採購步伐感到滿意,並且沒有放棄貿易協議的計劃,其中包括增加美國在中國金融服務的准入、加強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以及取消中國對一些農業產品進口的貿易壁壘。

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資深研究員勒夫利(Mary Lovely)說:「我認為川普有點害怕這個勝利會扯(選舉的)後腿,但是(中國)買更多和一點延遲顯然會(對協議執行成果)有所幫助。但他確實有成功(讓中國簽署)協議,也因此不得不表現最好的成果樣貌。」

參考來源:
2020/08/15 Reuters Exclusive: U.S.-China trade deal review postponed as China ramps up farm, energy purchases

Tags
美中貿易戰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