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人抨擊美媒打壓言論自由遭報復 總統辯論激辯通烏門

英國媒體人摩根(Piers Morgan)  圖/Pete Riches (CC BY 2.0)

美國大選「電腦門」事件擴大延燒,左傾的美國主流媒體試圖保持沈默未果,開始從冷處理過渡到涼處理,不過向來以敢言著稱的英國媒體人摩根(Piers Morgan)按耐不住,在美國福斯新聞頻道的「塔克卡爾森今夜秀」(Tucker Carlson Tonight)抨擊美國媒體。摩根表示,記者不論個人立場如何,都有義務進行公平的報導,並調查具潛在重要性的主張,以分辨其真實性,「你站在哪一邊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新聞專業、言論自由,重要的是憲法第一修正案」。

摩根認為,任何相信言論自由的人,都應該像最初披露韓特・拜登電腦的《紐約郵報》一樣,就此事進行調查。此外他也認為 Twitter 和 Facebook 兩大社交媒體這次「明顯越界」,並形容他們壓抑某些特定元素的報導是一種「本能性的反應」。摩根指出,外界不難想像這次醜聞的主角如果不是 50 歲的韓特・拜登,而是 41 歲的小川普,這兩大科技巨頭會是什麼反應。「我們想像一下把名字置換過來。如果這是關於小川普和川普的新聞,那會是什麼情況?你覺得這些科技巨人會壓下報導,主流媒體會漠視新聞,說這一切不過是不公平的抹黑川普嗎?」

繼摩根之後,主持週四(10 月 22 日)總統大選辯論的 NBC 媒體人維爾克(Kristen Welker)終於打破美國媒體的沈默,對拜登提出以下的問題:「拜登副總統先生,外界對於你副總統任內你兒子在中國以及跟烏克蘭能源公司所做的生意有些疑問。現在回顧起來,這些關係當中是否有什麼不當或不倫之處?」對此拜登的回答是,「沒有任何不倫之處」,且「每一個在〔川普〕彈劾案中發誓作證的人都說我的〔副總統〕工作無懈可擊。我執行美國政策的過程中連一件違法的事情都沒有,一個都沒有。」

磨跟在自己的推特上控訴 CNN 刻意取消已約好的訪談。
「美國媒體只想在我批評時政時找我,但當我稍微正面一點時他們就不那麼青睞了。」摩根接受訪問時如此表示。
圖/Piers Morgan @piersmorgan/Twitter

在週四的總統辯論之前,CNN 主播塔柏爾(Jake Tapper)指稱韓特・拜登一事讓「右翼瘋了」,並形容那些指控「太惹人厭」,不值得在電視上重複。然而,就在 23 日辯論會過後,摩根控訴 CNN 因他日前的言論會傷害拜登選情,因而取消原訂在週日(25 日)的新書專訪。摩根接受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專訪時表示,他日前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抨擊美國媒體,其中包括批評 CNN 主播塔柏爾一席「電腦門」是空穴來風並非事實的評論,摩根認為此舉根本就是「偏袒特定黨派」(hyper-partisan)的行徑。此批評一出,立刻遭到 CNN 片面通知週日原訂在「Reliable Sources」節目中介紹新書的錄影預約已經取消的通知。摩根表示,上一回他上這個節目是因為他撰寫了一系列批評川普的專欄文章。「我相信大部分的媒體不會深入報導或調查拜登父子的醜聞案,因為這樣一來,很可能造成民主黨輸掉選戰的結果。」摩根表示。

報呱小教室

摩根(Piers Morgan)
摩根目前是英國獨立電視台「早安英國」(Good Morning Britain)節目的共同主持人, 2011-14 年間在 CNN 主持「摩根現場」(Piers Morgan Live),是知名節目「賴利金現場」(Larry King Live)的接班人,此外他也以擔任英國達人秀(Britain’s Got Talent)、美國達人秀(America’s Got Talent)而廣為娛樂界所知。

​參考新聞來源:​
2020/10/22 Fox News(美國福斯新聞) NBC’s Kristen Welker breaks media’s silence, asks Biden if Hunter’s foreign business ties were ‘unethical’
2020/10/21 Fox News(美國福斯新聞) Piers Morgan blasts media silence over Hunter Biden scandal: Imagine if it was Don Jr.’s laptop
2020/10/23 Daily Mail(每日郵報) Piers Morgan slams CNN for cancelling his interview after he criticized them for not covering the Hunter Biden story because they fear ‘they might lose the Democrats the election’ if they did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