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兩年任期將在本月底屆滿,德國駐聯合國大使赫斯根(Christoph Heusgen)在最後一次出席安理會議時,向中國提出釋放被羈留的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商人史佩弗(Michael Spavor)的要求。2018 年年底加拿大逮補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後,康明凱和史佩弗兩人成為中國報復還眼的犧牲者。

赫斯根對中國代表提出要求時表示,「聖誕節正適合(放人的)舉措」,中國代理駐聯合國大使耿爽卻擺出戰狼姿態,做出令人極其錯愕的回答:「赫斯根大使,我打從心裡要說:你走得好!」耿爽還說,沒了赫斯根之後,2021 年的聯合國安理會就更能「維持國際和平和安全了。」

赫斯根也在同一場會議上對俄羅斯建議,應該閱讀一篇關於俄羅斯重要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的文章,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紀柏梁(Dmitry Polyanskiy)回應:「他是不是對安理會產生了什麼依賴感?每次開會不論主題,他都要批評俄羅斯。希望明年 1 月 1 日起赫斯根症狀會有所改善。」

除了藉由德國之口在聯合國安理會交鋒,最近加中兩國還有一場口水爭執,起因是本週二(12 月 22 日)加拿大拒絕了中國國營的山東黃金公司收購加拿大特麥克資源公司(TMAC Resources Inc.)的提案,理由則是收購案有危害加拿大國家安全方面的疑慮。

對於收購提議被拒絕,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表示,這是將正常的經濟活動政治化,是加拿大政府政治干預的行為,並說收購案互利雙方,加拿大的決定是「錯誤的」。

參考新聞來源:
2020/12/24 National Post(加拿大全國郵報) Canada 'wrong' to reject $230M Arctic mine takeover by Chinese company, China's embassy says
2020/12/22 The Globe and Mail(加拿大全球郵報) ‘Good riddance,’ China says as Germany leaves U.N. Security Council with plea to free Michael Kovrig and Spavor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