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美國聯邦參議院國防委員會閉門審議拜登提名的國防部政策次長卡爾(Colin Kahl),最後的表決結果壁壘分明,所有共和黨議員都投下反對票,所有民主黨議員都投下贊成票,形成 13:13 的僵局。接下來將由參議院多數黨黨魁舒默(Chuck Schumer)召集全院投票表決,若表決三次都不分勝負,則作為參議院主席的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一票將成為關鍵。

卡爾被提名的國防部政策次長一職,是美國國防部第三重要的文官職位,執掌戰略、核武威懾、飛彈防禦、國際合作、計劃與政策等,也是現在尚無人上任的重要國防職位之一。

民主黨人認為卡爾在參院受到共和黨的阻撓,是因為共和黨想要以此報復拜登政府重返 2015 伊朗核子協議。不過 13 名投下反對票的參院國防委員會共和黨籍議員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他們質疑的是卡爾的判斷能力、行事風格、跨黨派及對中國強硬的能力。該聲明指出,在卡爾的提名聽證會後,他們認為卡爾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勝任這份重要工作。

美國參議院正在審議拜登提名的國防部政策次長人選卡爾(Colin Kahl)任命案,他的過往政績及言行均被公開檢視。
圖/擷取自Colin Kahl @ColinKahl 推特

美國《國會山報》的一篇文章與 13 名共和黨議員的意見大體相符,認為卡爾履歷顯赫,曾在 2009~11 年間擔任國防務助理次長,主責中東問題,也在 2014~17 年擔任當時副總統拜登的國安顧問,但他在這樣長的時間裡並無作為,每一項中東政策都以失敗告終。《國會山報》形容卡爾「歇斯底里」的面對任何違背其政策方向作為,例如 2018 年他反對波頓(John Bolton)出任國家安全顧問,說波頓當國安顧問的話,「我們全都會死」(上圖左)。2019 年川普政府自敘利亞撤軍,卡爾批評支持撤軍者都「在川普的祭壇上自我貶抑,都是搞種族清洗的一群人」,也批評支持川普否決沙烏地阿拉伯軍售案的人都涉入「全世界最惡劣的人道危機(指葉門)」(上圖右)。

《國會山報》引述中東專家史密斯(Lee Smith)的意見,認為卡爾有可能正是歐巴馬中東政策的主要規劃者。美國在歐巴馬政府時期不再積極預防伊朗發展核武,而轉變成消極的遏止策略,而這一點對以色列來說影響重大。據傳 2014 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平台(DNC)取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也與卡爾有關。而在之前的提名聽證會上,卡爾被問到這個問題時迂迴以對,並沒有正面回答。

參考新聞來源:
2021/03/24 Defense News(美國國防新聞) Pentagon policy nominee Colin Kahl survives Senate committee vote
2021/03/23 The Hill(美國國會山報) Colin Kahl's nomination will be a disaster for Israel and the region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