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韓國因逮捕總統等一系列事件陷入政治混亂,但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仍舊在 1 月 6 日訪問韓國,並強調對朝俄的牽制和同盟之間的合作。

俄羅斯擬向北韓轉移衛星技術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在同日舉行了外長會談,布林肯在會後的記者會上透露,俄羅斯有意向北韓提供衛星技術。

圖為正在握手的美韓兩國長官。
(圖/韓聯社/中央社)

布林肯強調,大西洋與太平洋戰區的安全是不可分割的,而這一點體現在,目前促使俄羅斯能夠持續對烏克蘭進行侵略的最大推動因素之一,部分來自北韓,包括火炮、彈藥和部隊的支持;以及中國及其企業對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的援助。

而且俄羅斯與北韓之間是一個雙向關係,不僅是北韓向俄羅斯提供被用於侵略烏克蘭的火炮、彈藥和部隊;也能看到反方向的合作與支持,俄羅斯已經向北韓提供軍事裝備,並進行訓練。

布林肯說道:「我們(美國)相信它(俄羅斯)有意向北韓分享太空和衛星技術。」這一點引起了美國、韓國以及日本的高度關注,也是本次對話的重要焦點。布林肯還表示,蒲亭可能即將扭轉俄羅斯數十年的政策,接受北韓的核武器計劃。

據悉,北韓在航太領域的科技一直落後於美中俄等國,如果俄羅斯開始向北韓轉移相關技術,將會增進北韓在軍事衛星、飛彈等軍事領域的發展。

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透過此次會談重申,雙方確認了「韓美同盟絕不存在任何空隙」,並表示:「我們將與作為價值同盟的美國攜手,毫不動搖地向前邁進,這種努力無論美國或韓國出現任何新政府,都不會改變。」

他還強調:「即使是川普政府上台,我們作為共享基本價值的國家,將在團結的基礎上,對所有政策和行動進行緊密協調,繼續前行。」

尹錫悅爭議引起美國注意

布林肯訪韓的同時,尹錫悅正因拒絕被公搜處(高階公職者犯罪搜查處)逮捕而飽受爭議。

對於韓國政界因戒嚴事件和彈劾引起的混亂,布林肯稱:「我們對尹錫悅總統採取的一些措施深感憂慮,並就此與(韓國)政府進行了直接溝通。」

不過,布林肯並沒有提到具體是和韓國政府的哪些人士溝通,造成這一點的原因是韓國政府人員頻繁調動,而這與國會彈劾代理總統、內閣集體辭職有著很大的關係。

韓國總統尹錫悅被彈劾後,負責接棒的國務總理也被彈劾,使得韓國政府始終沒有一個穩定的代表人物。
(圖/韓聯社/中央社)

布林肯表示,雖然韓國的民主制度在最近幾週正在面臨著考驗,但韓國公民正在發揮他們(對民主制度)的恢復力以應對目前的情況,他相信韓國作為一個先進的民主國家,將會以憲法和法治作為基礎繼續前進。

布林肯訪韓期間發射飛彈 是針對布林肯還是川普?

根據 NHK 1 月 6 日的報導,日本政府在中午時對外公佈,稱北韓向日本海發射了至少一枚飛彈,並最終落在該海域中。

飛彈飛行了約 1,100 公里,頂點高度為 100 公里,並將其初步判斷為中程彈道飛彈(IRBM),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因此事強烈譴責北韓,他表示這是威脅到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全,且攸關日本公民人身安全的嚴重問題。

根據韓聯社的報導,韓國軍方在分析相關情報後稱,北韓發射的這枚飛彈是去年(2024)年 4 月發射的飛彈的改良型。

當時,北韓宣布成功試射了「新型中程固體燃料高超音速飛彈」。然而,時任國防部長申源湜評價稱:「最後的滑翔飛行並未成功,仍處於未完成階段。」因此,此次試射可能是改進後的再次發射或升級版的試射。

高超音速武器是北韓在 2021 年於第八次黨大會上提出的國防力量發展五年計畫的重點項目之一。高超音速飛彈最高可達到 10 倍音速(約 3.43 公里/秒),在臨近目標地點後開始進入滑翔狀態,並且在這一階段時仍舊能以高達 5 倍音速(約 1.715 公里/秒)的速度滑行,這意味著要攔截該型飛彈會十分困難。

北韓大學院大學校長楊武鎮(音譯,양무진)分析稱:「今年是國防力量發展五年計畫的最後一年,若此次彈道飛彈確實是高超音速飛彈,表明北韓意圖在年初就加快成果的實現。」

1 月 7 日,北韓對外公佈發射的新型高超音速飛彈。
(圖/韓聯社/中央社)

雖然發射該飛彈的事件落在布林肯訪韓期間,但韓媒和學術界認為,此舉還可能是為了向即將就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傳達來自平壤的訊號。

據韓美軍方消息,此次發射的彈道飛彈安裝了中程引擎(射程 3,000 至 5,500 公里),但實際射程僅約 1,100 公里。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北韓透過調整燃料量等方式縮短了射程,也可能是由於高超音速飛彈低空飛行的特性,未被精確捕捉。此外,若完全發揮中程引擎的性能,包括駐日美軍基地和美國屬地關島都將進入射程範圍。

分析指出,北韓可能透過縮短射程的方式調整挑釁程度,同時觀察川普團隊對此次飛彈的反應。

另有跡象顯示,北韓正在運用被認為用於洲際彈道飛彈(ICBM)發射的移動發射車(TEL)。若北韓在川普正式就職前發射 ICBM,可能是將去年年底全體會議所提到的「對美最強硬應對戰略」付諸行動,全面施壓美國。

韓國統一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員表示,北韓選在這個時期發射高超音速飛彈,似乎是北韓為了展現其威脅美軍力量的能力,藉此凸顯自身存在感,並意圖影響川普總統的對北韓政策制定和就職演說。

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朴元坤表示:「北韓展示了攻擊朝鮮半島周邊資產與駐日美軍的能力,意圖提高其談判地位,並施壓美國,期望藉由與川普的談判,在事實上獲得核武國地位的承認。」

此外,在韓國因戒嚴狀態與彈劾政局而陷入政治混亂之際,北韓試射飛彈也可能意在試探韓美同盟及韓美日安全合作的運作狀況。

朴元坤補充道:「應對北韓的飛彈威脅是韓美日安全合作的重要議題」,並指出「北韓也會關注在政局混亂之際,韓美日安全合作是否能有效運作」。

參考新聞連結:
2025/01/06 DOS Secretary Antony J. Blinken and Republic of Korea Foreign Minister Cho Tae-yul at a Press Availability
2025/01/06 韓聯社 블링컨 "러, 北에 첨단 위성기술 공유 의도…북핵용인 가능성"(종합2보)
2025/01/06 韓聯社 조용하던 北, 트럼프 취임 2주 앞두고 대미 압박 시동
2025/01/06 韓聯社 日 "北탄도미사일 1천100㎞ 비행해 日EEZ 밖 낙하…北에 항의"(종합)
2025/01/06 VOA Blinken: China, North Korea helping drive Russia’s war in Ukraine 
2025/01/06 NHK 北朝鮮 弾道ミサイル発射 音速の5倍以上 極超音速ミサイルか

編輯推薦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有「居民身份證」即中國公民!駁斥陳玉珍的狡辯

YouTuber 攝徒日記(八炯)紀錄片中展示的證件明顯是「居民身份證」,不是「台胞證」、也不是「居住證」,而是具有中國公民身分的證件,更絕非陳玉珍意圖混淆視聽的「綠卡」。

January 8, 2025


不要害怕電影,更不要對不起電影:《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不要害怕電影!電影沒那麼可怕,也沒那麼重要。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政體因為電影而感到恐懼,那絕對不是因為電影太強,而是因為他們自己太脆弱了。」

January 6,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