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Bigger than Hip-hop 貧民窟崛起到主宰世界

最早的嘻哈始祖之一,可以追溯到 ’68 年的 The Last Poets 說起,他們與我們現在認知到的嘻哈很不一樣,相比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嘻哈音樂素樸得多,他們在民權運動最炙熱的年代組成,並選擇在基進派領袖 Malcom X 的忌日組成。

他們使用非州節奏與聖詩吟頌,歌詞尖銳且帶有極其強烈的反抗性格,提醒黑人地兄應該起身反抗不義與壓迫,像是這首 “When the revolution comes”,他們不停數落著黑人們整天開趴打屁喝啤酒,覺得日子比起之前好過一些就開始墮落,這樣永遠沒辦法得到真正的平等,永遠沒辦法迎接革命的到來,甚至許多人早在革命來臨前就葛屁了。


這次我們來介紹一部記錄片,它記錄了早期嘻哈史上的一個大事件 ” Hoe Avenue peace treaty”,可以說是當代嘻哈音樂誕生的主要契機之一;這部片述說了嘻哈與幫派之間緊密不可分的的關連,這個事件讓 hip-hop 從貧民窟的廢墟中誕生,慢慢地影響全球文化的發展直到現在統治市場成為主宰,這部電影就是「Rubble Kings(紐約嘻哈之王)」。

嘻哈不是黑人的專利,雖然我們看到當前最紅的饒舌歌手大多都是黑人,但在早期的發展中,波多黎哥、牙買加等地區的新移民也佔了重要的地位。

好,我們回到這次的電影,它的場景在 1970 年代初的紐約 South Bronx(南布朗克斯區),那時候的紐約雙子大樓正在興建(閃過「走鋼索的人」劇照)、New York Knicks獲得了第一次總冠軍,一切看起來欣欣向榮,仍然是經濟、運輸、文化的世界首都,但其實那時候的紐約正面臨一次嚴峻的挑戰。

一些區域正在急速的沉淪,街頭暴力與幫派、藥物與鎗械逐漸氾濫,卻不被人看見,或者說是政府失能而故意不去看,讓這些地區很快的成為法外地帶,像是 South Bronx 與 Harlem,其中又以 Bronx 最為劇烈。

外部的因素主要有「第四次中東戰爭(贖罪日戰爭)」,以色列在阿拉伯聯軍的圍攻下差點亡國,美國這時選擇插手介入,發起了「五分錢行動」投注軍需,挽救了差點滅亡的以色列,此舉引起阿拉伯聯盟的極大不滿,因此 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實施了第一次石油禁運,讓美國經濟產生了一次重大的打擊打擊與衰退,紐約也因此受到影響,市政財務緊張了許多。

內部因素則是因為都市規劃的失敗,那時的紐約都市計畫師羅伯·摩斯(Robert Moses)為了興建高速公路,將 Bronx 一分為二,許多人被迫遷,再加上紐約產業的轉型與外移,都連帶造成仕紳外移,而那些留下的,就是經濟條件最差、無力移動的一群人,主要是非裔、加勒比海與拉美裔族群。

產業的轉型加上中產階級的遷出都造成紐約的財政雪上加霜,我們都知道,當一個國家或城市的財政緊張時,第一個撙節的一定是社福、警消等等支出,South Bronx 本來就是非裔 、南美、加勒比海裔居多,首當其衝的也是他們,於是 Bronx 極速貧民窟化、原本的城市秩序被打破。

電影開頭花了非常大的篇述描述了 Bronx 區可怕的情況,這時候的 Bronx 可說是另一個世界:

圖/70 年代末的紐約南布朗克斯區(South Bronx),殘破的建築物和成堆廢墟,成了孩童的遊樂場所。這些被遺棄的建築物成了流浪漢的棲身地。(Eddie Adams/AP Photo/達志影像)
  1. 因為社福支出的減少,社會安全網產生破洞,窮苦人家的孩子們在街頭組織幫派,又因為警力無法維持,最誇張的時候光是這個區就有一百多個 gang、幫派份子多達兩萬人(區域人口數待查),每天路上都會有火拼械鬥,每天都有人被砍死在路上,甚至連救護車都不敢靠近這個區,都是警車到場後把屍體丟上車就快速駛離。
  2. South Bronx 有著全美最多的犯罪案件、最窮的人、最高的失業率、最大的破壞、數量驚人的縱火案,短短十年間,超過三萬幢建築被燒毀與棄置,因為房東無力維持房子的保養,到最後就自己縱火,將房子燒毀後詐領保險金,而這一切,電影中被記錄者都說「那不是新鮮事」、「在這裡,殺人不是秘密」。
  3. 每個角落都能看見幫派份子,你可以感覺到氣氛有多緊張,晚上甚至會聽見鎗聲,70 年代初犯罪可說是 Bronx 的主要收入來源。

你根本沒辦法選擇,不管做主的是哪個幫派,你都得加入,你不能置身事外,你要不加入,要不成為下一個被害者。

因此,Bronx成為全世界眼中城市衰敗的象徵。

同時,片中也陳述了 70 年代的美國精神極度沉淪的一面,代表愛與和平、自由與狂飆的 60 年代在幾聲鎗響中走入歷史。

  1. 象徵著美國良心的 Martin Luther King Jr., JF Kennedy, Malcom X 等人被刺殺。
  2. 在肯特州立大學槍擊案後,Hippie 與 Flower Child 的和平革命完全破滅。
  3. 越戰與種族主義的反撲都讓脫離貧民窟成了幻想。

這些事件侵蝕了美國的靈魂,紛亂的 60 年代帶來暴力的 70 年代。

電影中段,視角轉成波多黎各裔黑幫 Ghetto Brothers 的兩位頭領 Yellow Benji 與 Karate Charlie 講述,那時候的 GB 看起來比較像是自保型的 gang,他們的活動非常有趣。

首先,他們是一群熱衷於介入政治的 gangsta,電影中放了一個當年的片段,他們喊著「我們受到北方美國人的壓迫,我們波人應該起來扞衛自己,解放我們的國家,排除資本主義跟帝國主義

再來,GB 也嘗試讓年輕人回到學校繼續讀書、陪著兄弟戒毒,更屌的是,他們還組了一個同名拉丁放克搖滾樂團,首領 Yellow Benji 自己當起了 VOCAL。

從這些舉動,我們可以看到 GB 是一群帶著強烈政治意識的人,他們不停試圖調停各個幫派間的衝突,也透過音樂傳達理念,他們試圖讓街頭上的大家意識到真正的敵人決不是彼此,而是失靈的政府、毫不在意窮人的權力者,

Yellow Benji:你講話的時候有人會聽,有些人不會,但怎麼樣的人都需要點音樂,如果你把想傳達的訊息放在歌裡面,讓他們去聽,我們唱歌就是把我們想說的話放在音樂裡,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生活,我們把這首歌獻給你。

12 月 8 日發生大事,邦哥、黑桃、七大神人要跟 Roman King 火拼,Yellow Benji 派出了一位 peace maker(調停人) 去調解,但調停人卻在街上被活活打死,震怒的 Benji 決定要號召所有關系良好的 Gang 與惹事的四個 Gang 車拼,非常多的 Gang 決定響應,一陣腥風血雨即將到來,這件事情甚至引起了主流媒體的關注。

血戰前,所有響應的幫派都在街頭等著 GB 的訊號,血戰一觸即發,Yellow Benji 與副首領去拜訪了調停人的母親,宣示要為她的兒子復仇,但調停人的母親見到他後,只哀傷的說了一句 “My son died for peace”,這一句話擊中了 Benji,看著眼前這位哀傷的母親,發現到自己的舉動是多麼愚蠢,只差一點,他就又讓更多的年青人死於街頭、更多的母親喪失摯愛。

他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他走出了調停人的家門後,向大家宣告停戰並邀集所有主要幫派進行會談,數日後,所有的主要幫派都在一家 club 聚會,並簽下名為 “Hoe Avenue peace treaty” 的和平協議,象徵著 Bronx 的街頭戰爭落幕。

在 Hoe Avenue peace treaty 後,幫派間不再整天打打殺殺,也慢慢產生了交流,本來,隨意進入其他幫派的 block 被視作一種禁忌,和平協議後大家開始玩起了樂團,也四處到其他幫派的 block 串門子、跑趴,現在被尊稱為嘻哈三聖之一的 Afrika Bambaataa 那時還是阿弟仔,與友人成立了世界知名的文化組織 Zulu Nation,以街頭文化的發展為目標,從此,嘻哈從殘破的 ghetto 崛起,直到今日。   

看完這段故事,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其實 hip-hop 的歷史非常有趣,發生了許多令人傻眼、超展開的故事,像是你們絕對也想不到,70’s 年代一次紐約大停電也引發了嘻哈爆炸性的成長,還有 hip-hop 的其它元素例如 Break dance 與塗鴉是如何出現,這些事情我們改天再說。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