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薩戰爭五危機 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美國威爾遜中心指出,中國可能是俄烏、以哈混戰中為數不多的贏家。(圖/新華社)

以色列、哈瑪斯的戰爭對全球的影響已逐漸蔓延,不僅政治壁壘加深,全球經濟、石油、糧食等價格也面臨混亂的局面。美國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指出,中國可能是這場混戰中為數不多的贏家。隨著戰爭時間越長,全球越深陷在危險中。

  • 各國面臨的危險,包括經濟混亂、軍事脆弱增加、政治兩極分化加深、新的戰略挑戰,以及激進組織參與導致戰爭性質變化。

危機一:經濟混亂

本週一(30 日),世界銀行公布一項報告,警告以巴戰爭可能引發世界經濟的震盪,包括油價飆升至每桶 150 美元,而數百萬人將因為食物價格上漲而面臨饑荒。

該份報吿簡述了半世紀後的影響,世銀首席經濟學家吉爾(Indermit Gill)在聲明中表示,俄烏戰爭是 1970 年代以來,對大宗商品造成最大衝擊的戰爭,而近期的中東衝突則緊接在後。因此,政策制定者應保持警惕,如果衝突升級,則全球經濟幾十年來將首次面臨俄烏戰爭、以巴戰爭所帶來的雙重能源衝擊。

  • 1973 年的以阿戰爭引發了第一次的石油危機,導致石油價格螺旋式上漲,對全球消費者帶來暴漲的成本,並對世界經濟穩定造成結構性的影響。同時,對於相當依賴外國石油的美國經濟帶來嚴重壓力。
歐盟國家過去非常依賴石化燃料,但在俄烏戰爭爆發後,認真思考必須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圖/Carol M. Highsmith’s America, Library of Congress collection

危機二:軍事脆弱

再者,由於美軍在中東部署軍力,本次衝突也讓美國面臨被捲入更大範圍的軍事衝突之中。美國務卿布林肯 29 日表示,白宮擔心伊朗代理人會升級對美軍、以及美國人民的攻擊,因此正在嘗試採取措施,以確保能提供足夠的保護。並表示,美國會做好準備,一旦採取行動,是被迫且必要。

  • 截自 10 月 30 日,美國國防部提出的報告指出,自 17 日以來,伊朗的代理人已向美軍發射 23 次無人機及火箭攻擊,其中 14 次的攻擊發生在伊拉克、9 次在敘利亞。
中國促成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在2023年3月10日達成三方協議,並恢復外交關係。對中國來說裡子和面子皆做足,更進一步削弱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圖/Xinhua)

危機三:政治分化

以巴戰爭激起的分裂,不再單純二分為親以色列、親巴勒斯坦。激進的反猶主義也急速上升。這場戰爭也延燒近北約組織,在美國譴責哈瑪斯的同時,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則稱以色列是佔領國,並否認哈瑪斯是恐怖組織。

  • 過去,在《亞伯拉罕協議》(Israel–United Arab Emirates peace treaty)的拘束下,用外交關係鞏固中東國家間的不同聲音。然而,該拘束現在在分裂的政治陣營中面臨重大阻礙。曾經與以色列交好的國家領袖面臨龐大的壓力,並且這政治分化,未來不會隨著戰爭結束而停止。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在以哈戰爭中拒絕稱哈瑪斯為恐怖組織。
圖為艾爾段 9月會晤俄羅斯總統蒲亭,商討俄羅斯受西方國家制裁及黑海穀物協議等相關議題  圖/@RTErdogan

危機四:新的戰略挑戰

威爾遜中心指出,近 2 年美國致力於援助、武裝烏克蘭,而近期的以色列可能也需要相同的承諾。而俄羅斯也在俄烏戰爭中耗費軍事資源,而中國並沒有面臨類似的戰略挑戰,可以毫無阻攔的建設軍隊,將影響力擴展到亞洲之外,並將財政資源、外交影響力做長期規劃。

中國一直致力於深化對全球南方的影響力,而許多全球南方國家同情巴勒斯坦,中國可藉此動員這些發展中國家。而這不僅可以降低美國在全球的地位,也有助於中國在新疆、台灣等議題上獲得支持。

全球北方(藍)與全球南方(紅)大略的示意圖。(圖/公共網域)

危機五:民兵集團

以巴戰爭中也反映出非國家行為體(non-state actors)的挑戰,這些民兵的武裝設備、訓練、資金都不及正規的軍隊。然而,在過去 50 年中,以色列所有戰爭都是跟民兵組織(黎巴嫩真主黨、哈瑪斯)交戰,顯示出這些組織相當難纏。

威爾遜中心指出,以色列是中東武器最精良的國家,安全網卻可以被突破。顯示大、小軍隊間的平衡,不再單純以武器、人數的方式計算。

瓦格納集團亦為精良的傭兵集團,在非洲地區有相當的影響力。
(圖/twitter@jcokechukwu)

參考新聞連結:

2023/11/04 WilsonCenter The Five Global Dangers from the Gaza War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