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1 月甫從俄軍手中收回的烏克蘭領土赫松市,人權調查員在其中發現 4 個兒童酷刑室,在俄軍佔領期間,被用來拘留、折磨兒童之用。烏克蘭國會人權專員魯賓內茲(Dmytro Lubinets)指出,這些酷刑室被當地人稱做「兒童牢房」。

於赫松發現的兒童虐待室。(圖/twitter@DefenceU)

凌虐兒童》牢房中身心飽受煎熬 俄軍空襲猛烈不分年齡 

魯賓內茲表示,被關押在這些酷刑室中,在嚴寒中地板僅鋪上薄墊,兒童能得到的水很少,也幾乎沒有食物。據當地人表示,兒童被俄軍帶到此處後承受了心理虐待,俄軍告知孩子他們的父母已經拋棄他們,並且永遠不會再回家。甚至,俄軍還強迫兒童清理另一關押室中,虐待成年烏克蘭人所留下的血跡。

延伸閱讀:烏克蘭控俄軍在布查殺害數百平民 俄羅斯斥純屬挑釁

烏克蘭估計,目前有 3 分之 1 的兒童因俄烏戰爭而被迫逃離家鄉。然而,許多沒有能力逃離的家庭,仍留在俄軍占領區或是空襲猛烈的前線地區,他們面臨被綁架、驅逐、受傷和殺害的風險。

許多沒有能力逃離的孩童,仍留在戰爭激烈的地區,同時生活在停水停電的環境中。(圖/twitter@KyivIndependent)

兒童強盜》俄羅斯搶走萬名烏克蘭兒童 白俄兒童被迫入愛國營

烏克蘭政府的兒童權利顧問於 9 日提出報告,表示俄羅斯已非法驅逐 1 萬 3 千名兒童至俄羅斯,而這項數字還在增加中,官方估計實際「被偷走」的兒童應高達數萬名。

俄國同樣的手段也出現在白俄羅斯。俄國對綁架而來的白俄兒童實施教育,教導他們「白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

並且,為了避免兒童長大後成為政府眼中的反叛者,俄國設立「愛國營」,將白俄羅斯兒童教育成「愛國者」。在愛國營中,兒童將會在維安部隊的監控下接受「軍事愛國」教育,並為學生設立近 20 個「軍事愛國俱樂部」。而學校課程也被政府主導的思想影響,軍事愛國成為課程目標,排進學校的教學中。

軍國色彩濃厚的國家辦理軍事愛國營,灌輸孩童順服國家領導,以維持國家未來統治的穩定。圖為哈薩克國防部今年六月辦理的愛國營隊。(圖/twitter@modgovkz)

參考新聞連結:
2022/12/10 RFE/RL What Kids Learn In Minsk's 'Patriotic' Clubs: Loyalty To Lukashenka, That 'Belarusians Are Russians,' And How To Assemble A Machine Gun
2022/12/15 Reuters Russians mistreated Kherson youngsters in 'children's cell,' says Ukraine official
2022/12/15 KyivPost Chamber Used by Russians to Torture Children Found in Kherson
2022/12/16 Independent Ukrainian investigators uncover children’s cell in Russian ‘torture chamber’

pourquoi more

報呱相關

烏克蘭控俄軍在布查殺害數百平民 俄羅斯斥純屬挑釁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軍隊多次對平民進行無差別攻擊,慘烈影像(如死者裝入屍袋就地掩埋)流出,引起國際關切與譴責。但國際媒體在基輔周邊城鎮布查(Bucha)觀察拍攝到的影像比先前更加恐怖。俄羅斯國防部指稱,烏克蘭當局指控俄羅斯軍隊在布查犯下罪行的所有照片和影片都是「挑釁」,稱布查沒有平民遭到俄羅斯軍隊暴力對待。

王雪俐‧ April 4, 2022

編輯推薦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有「居民身份證」即中國公民!駁斥陳玉珍的狡辯

YouTuber 攝徒日記(八炯)紀錄片中展示的證件明顯是「居民身份證」,不是「台胞證」、也不是「居住證」,而是具有中國公民身分的證件,更絕非陳玉珍意圖混淆視聽的「綠卡」。

January 8, 2025


不要害怕電影,更不要對不起電影:《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不要害怕電影!電影沒那麼可怕,也沒那麼重要。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政體因為電影而感到恐懼,那絕對不是因為電影太強,而是因為他們自己太脆弱了。」

January 6,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