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0 日台灣即將迎來新的總統執政任期,雖然目前全球正飽受武漢肺炎疫情困擾,但疫情趨緩後整個世界局勢將會發生明顯變化,而本文將著重討論我們身處的東亞,除了美國和中國之外,俄羅斯在東亞的角色將會加深。
目前蒲亭已經確定將會繼續領導俄羅斯的安全以及外交戰略走向,蒲亭的戰略方針將會持續,對於台灣來說有一個明顯的好處,俄國的外交戰略走向是穩定的。
回顧他的長期執政,已經對國際關係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由美國爲首的單極化國際秩序有走向多極化的趨勢,俄國話語權和影響力近幾年在國際上越來越重要。在這個大環境下,會如何影響東亞局勢?俄羅斯在東亞各國又是如何佈局?自蒲亭上台執掌俄羅斯至今,俄羅斯軍力和外交政策轉向亞洲,已經有明顯的「光榮孤立」意味。
俄羅斯作爲一個新的角色加入東亞,並且把遠東作爲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使得遠東的戰略價值迅速提升,形成俄美中在亞太地區角力的局面。這再次説明了東亞地區在全球經濟和政治上的重要性,這對於整個東亞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東亞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最直接體現就在北韓,由於中國國內局勢及受到外交壓力的影響,開始逐漸向美國妥協,以及面對美日聯盟圍堵,北韓外交開始逐步靠攏俄羅斯,這也是俄羅斯介入東亞後的第一個「成果」。
有鑑於俄羅斯加入東亞的時間並不長,東亞安全局勢存在著相當多的變數,俄羅斯採取多極化外交戰略的重要因素,是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且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俄羅斯的軍費開支仍然保持以往水準,說明俄羅斯的軍事戰略方向將不會有改變。
雖然俄羅斯很看重中國的經濟消費能力,這可確保經濟成長低迷的俄國外貿能力,但俄國也同時極力加强和印度的外交關係,包括台灣、日本、蒙古、北韓、南韓、越南、印度等國的外交動作來看,可看出俄國是現實主義為導向的外交類型國家。
從長遠來看,由於經濟成長遲緩,總統蒲亭將會把重心放在處理國家内政和經濟上面,因此不會和中美競爭國際地位,但俄國作爲一個國際協調角色和影響力將會大幅增加,來對應美國所建立的全球秩序和平衡俄羅斯對中國在經濟上的過度依賴,以及拓展俄國在亞洲市場份額,其中台灣在科技產業等相關領域有非常重要的優勢。
東亞安全局勢正在發生劇烈改變
蒲亭自 2000 年執政以來,以及經過這次全球武漢肺炎疫情衝擊,莫斯科一直面臨著東亞安全局勢的洗牌,其最大的鄰國 —— 中國,從其改革開放以來快速崛起,在經濟和軍事實力上大幅提升,也加強其在東亞地緣政治的存在感。中國這種帶有野心的不穩定外交政策,尤其是這次武漢肺炎疫情中的中國戰狼外交戰略,引起全球安全體系的警戒,更是嚴重讓東亞地區陷入多方角力的局面。
另外與之相對的是台日韓美的第一島鏈,美國正迅速加強全球軍事同盟關係,尤其是和日本、新加坡、澳洲的軍事同盟關係在持續鞏固,從在朝鮮半島部署薩德系統、落實印太戰略拉攏印度進入美軍戰略體系,以及美國海軍第二艦隊加入了南海和周邊國家的常態巡航,由此可見美國是完全主導著在東亞的第一島鏈同盟軍事力量。而且美國最近全力強化和台灣的外交以及安全關係,美軍在軍事上和台灣保持密切合作,持續全面的圍堵中國的周邊擴張,因此這對俄羅斯來說是和中國合作的好機會,對於俄羅斯遠東軍事部署來說,美軍是一個讓俄羅斯很矛盾的角色,美軍能遏制中國讓俄羅斯喜,但美軍的強大實力可能威脅俄羅斯的東亞利益,這可能是憂。
以俄國的觀察來說,美國主導的第一島鏈中最重要的是日本和台灣。由於中國的崛起日本逐漸喪失對中國的絕對軍事優勢,這使得安倍政府開始採取對外擴張的戰略發展,有意透過修憲擴展日本自衛隊規模,在對美關係上採取鞏固和加深外交同盟策略,使得日美同盟更緊密。
因此在軍事部分,日本軍方持續花重金大力採購和裝備美式先進武器,日海軍軍備和部署規模日益擴大,日本目前的各項武器先進程度是亞洲之首。而日本對外擴張的外交戰略剛好和中國帶有野心的外擴政策對沖。
俄國成為了日本在東亞的「新槓桿」,日方從 2015 年開始主動接近俄羅斯,在對俄關係上日本動作頻頻,甚至設立專屬的對俄經濟合作大臣來展現希望和俄方解決北方四島爭議領土問題的誠意,可看出日本希望和俄羅斯的外交關係儘早恢復正常化,使得俄羅斯和日本的關係發展能平衡東亞局勢。這讓中日的軍事和外交戰略上的對峙又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東亞的安全主要力量在此形成中美俄三方局面。
中國-俄羅斯的特殊關係
東亞對於逐漸復興的俄羅斯來說有特殊意義。首當其衝是東亞的中國,中國在地理位置上是俄羅斯最大的威脅,歷史上領土衝突更是有先例。以地理位置來看,俄羅斯和中國擁有全世界最長的邊界。一旦發生軍事戰爭將難以想像,一條超長國境邊界,以及足以摧毀雙方經濟的核武彈藥庫。如果俄中兩國爆發軍事衝突,將如同世界末日降臨。軍事衝突的發生還會直接威脅到東亞和歐洲大陸。
很明顯,中國和俄羅斯軍方從歷史以來,絕對不會想彼此之間發生戰爭,也盡可能地避免,這也是雙方外交關係的「基礎」。俄國近年在國際戰略領域上維護自己利益動作頻頻,如俄軍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讓中東地區形成了美俄對峙的局面,但中國認識到自己無法在中東建立和美俄一樣的軍事存在,和美俄仍有相當距離的差距,所以對於中國來說必須選擇和其中一方完全合作,而這可靠的夥伴明顯就是俄羅斯。
尤其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必須通過中東一帶,和俄國的合作有助於確保一帶一路的安全。美國川普政府退出伊朗核協議的事件,讓中方認識到伊朗核協議告吹,以及土耳其和以色列在中東的區域介入,讓中東的區域衝突風險有可能隨時到來,這對中國在中東的經貿安全帶來隱憂。
俄羅斯和中國最在意的,就是雙方必須保持穩定的關係,因為雙方在地理位置上有過多潛在的衝突點,穩定友好關係能確保中俄戰略關係穩定,降低衝突風險,因為衝突代價太高。
再者,中國對於俄羅斯有巨大的能源需求,而俄羅斯則看上中國能源市場上龐大的經濟合作利益,順便提升國際話語權,藉由中俄聯盟來反制北約東擴和美日安保同盟,以表達對美國的擴張不滿。
因此在國際戰略情勢不利俄國的情形下,俄羅斯提升中國軍事力量與加強其戰略夥伴關係,正可以利用其軍力的發展,作為制衡美國和日本軍事同盟的「區域權力平衡」(The Balancing of Regional Power),進一步提升其國家現今迫切性安全威脅的保障,避免被北約為首的西方集團過度軍事孤立。
俄羅斯對中外交政策:維持友好,但保持適當距離
在面對這種局勢下蒲亭對東亞安全和經濟政策逐漸清晰,尤其是西方從 2014 年起實施至今的制裁背景之下,其外交政策更是全力轉向亞太發展 —— 以區域安全為主,經濟為輔,實行多元化戰略,同時密切關注著東亞的局勢發展。但在 2014 年以前,中俄關係並不像如今這樣熱絡,俄羅斯長年以來仍然把外交政策重心放置在北約和美國,對亞洲投入不足。
事實上,在 2014 年俄羅斯和西方交惡以前,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真正有顯著發展是從烏克蘭危機開始。受到西方排擠和圍堵的俄羅斯被迫和中國拉近外交距離,但很明顯的有被迫性質。
具體原因主要在於俄中雙方皆把對美關係作為外交優先政策,以及雙方的經濟結構和價值觀落差所導致。從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最大的經貿夥伴非歐盟莫屬,彼此之間有非常大的文化經貿往來。俄羅斯和美國也有一系列的合作,而俄羅斯方面一直都希望發展對美雙邊關係(包括日韓)。
在此背景之下,中國意識到必須牢牢掌握俄羅斯這個外交上充滿著利益現實主義的夥伴,因此對俄方足夠的經濟利益和戰略利益,可以確保不要讓俄方在南海、台灣、中日等爭議議題上介入,甚至在背後補刀,否則中國外交將面臨更進一步的惡化。
俄羅斯在印太地區的用心
俄羅斯外交部曾公開聲明過在南海問題上不會支持任何一方,這讓中方感到憂心,而且俄羅斯軍方在 2017 年甚至曾想要在越南金蘭灣設置軍事基地,而最終被越南否決收場。在最近傳出的俄羅斯和越南聯合在南海開採石油事件,中方抗議俄方此作為,而俄方也不甘示弱回擊,引發了中國網友在網路上熱烈的討論和爭執。
觀察近幾年俄羅斯整體的亞洲外交動作來看,俄羅斯長年提供印度比提供中國同等甚至更先進的軍事武器和裝備,印度同時也是俄羅斯重要的科研中心,這是中國所沒有的地位。
同時來看東南亞,俄羅斯和越南亦保持著密切的軍購和政治上的聯繫,尤其是在南海方面,俄羅斯向來是越南積極的軍事夥伴。
有一個重點就是俄羅斯國內政界對中國的看法,並非完全一致。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和中國都非常善用控制媒體來渲染外交關係的友好氛圍,但仍不難看出俄羅斯和中國雙方之間對彼此仍有戒心。
如果不是因為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導致被西方制裁,被迫需要找中國合作,那我們今天會看到的「俄中關係」很有可能會有明顯的變化。長遠來看,在西方對俄羅斯不排除有可能解除制裁之後的情況下,俄中如何繼續深入合作?如何在西方及俄羅斯關係之間取得平衡?這是中國和俄羅斯雙方都要思考的事情。對此,中國當局必須在美俄關係之間取得平衡,美國雖然比俄國的外交分量重要,但俄羅斯絕不能忽略,這從中國官方的文宣和外交動作即可看出。
在俄方最關注的經濟利益層面,也存在根本上的結構性問題。如果以個別國家來看,中國是第一大貿易夥伴,但俄羅斯在中國對外貿易的比重非常小。由此可知,俄羅斯和中國的經貿關係,主要還是基於中國迫切希望維繫的政治外交關係。
俄羅斯常年都有一個主流看法,那就是目前的俄中貿易結構對俄羅斯非常不利。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商品以各種原材料和能源為主。多年來俄羅斯一直試圖改變雙邊貿易結構,但都沒有結果。中國問題專家奧斯特羅夫斯基認為,兩國貿易中也存在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 例如大量的中國輕工業產品、消費品湧入俄國市場。
一位專家曾表示,「俄中兩國事實上達成了大量的初步協議,但透過油氣等重大計劃案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從初步協議到實際交易的過程往往拖得非常久,而且官僚主義盛行。」他強調,儘管俄國內親華言論盛行,但實質簽署的協議並不多。此外,在諸如汽車製造業等領域,中國企業也形成了極具威脅的競爭。但並非所有國家都是如此,例如韓國就大力投資建汽車組裝廠以及電子產品製造廠(17 億美元)。
俄羅斯學者也曾表示:「加強關係並不一定意味著直接投資。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呈現出強勁增長,因此中國企業對本國市場投資的興趣遠大於俄羅斯遠東並不足為奇。」
俄羅斯政府前第一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希魯阿諾夫(Anton Siluanov)曾指出,中國不想簽署「中俄貿易中去美元化」的協議,甚至連備忘錄式文件中國也不想簽署。目前俄中雙方只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繼續在兩國中央銀行和商務部的相關框架內談判。俄羅斯經濟界評估認為,本國貨幣結算影響還是很低,美元結算所佔比例佔高達 88%,而且很穩定。
日俄關係:在領土持續爭議下發展具有潛力的雙邊關係
俄羅斯對於遠東、西伯利亞的東部地區的開發非常重視,從日本的角度來看,日俄兩國需要能夠在東亞地區維持一個相當不錯的夥伴關係,這對日本有非常大的助益,甚至可平衡改善東亞的安全局勢。
再者,日本與俄羅斯,在政治、國家安全、經濟、文化、人才交流以及其他領域上不斷在突破與發展,對於俄羅斯來說這同樣符合雙方利益。
2016 年是日俄兩國會談次數相當多的一年,兩國間,進行了四次首腦會議及三次的外交部長正式會談。但在彼此各有所求的情況短期內要解決彼此間存在的難題,相當不容易。日方希望儘早解決領土爭議和經濟上的合作。但在經濟上,蒲亭期待日本能夠提供更多的合作案協助俄羅斯,而目前不太可能在領土上會對日本完全讓步,只有強調願意歸還 2 島以及希望日本承認這個二戰歸屬權問題。
在當今中國企業對俄羅斯的投資相當積極的情況下,對俄羅斯來說,避免中國企業獨佔市場局面發生,以及中國對俄羅斯產業轉型並無幫助的情況下,日本聰明的瞄準俄羅斯急需產業升級這一需要技術開發的層面,這正是日本的強項。
因此在日俄之間所談判出來的「8 項經濟合作計畫」中,其中第 6 項,針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產業開發與振興,俄羅斯對日本保持著相當大的期待,這也影響了日俄關係的本質。
俄國為何會介入朝鮮半島?
俄方向來鼓勵北韓和美方任何形式的對話,朝鮮半島對於俄羅斯來說攸關遠東利益。朝鮮半島如果局勢惡化,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安全也將受到威脅。會對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發展產生影響,比如俄羅斯的一些重要的大型國際項目的實施。這些措施包括:在東西伯利亞的建設 – 太平洋(ESPO)管道,薩哈林天然氣項目,西伯利亞和韓國連接的天然氣管道等。
另一方面,俄羅斯東部邊界的在戰略上仍然處於脆弱狀態,原因如下:
首先,沒有緩衝區,在後蘇聯時期,俄羅斯的軍事潛力大大減少。朝鮮核彈攻擊能力成型對俄遠東地區和東亞的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朝鮮半島毗鄰俄遠東地區,在遠東開發的過程中,朝鮮的核子武器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憂,朝鮮的核武問題談判經歷了二十餘年,但朝鮮棄核的意願不斷弱化,核武研發從談判籌碼變成威懾手段,核武攻擊能力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降低了區域的安全穩定性。
第二,俄遠東地區工業和經濟基礎薄弱,人口密度低,遠離莫斯科為首的戰略中心。
第三,俄羅斯遠東往往是鄰國非法移民的對象。
第四,東京與華盛頓之間的戰略聯盟已經加強,來自日本的壓力並沒有停止聲索千島群島所有權的爭議。儘管近來東京在實施領土主張方面出現了一些變化。
俄羅斯介入東亞安全政策總結
- 關於朝鮮半島安全問題,俄羅斯為了確保遠東利益和基礎建設發展,將持續鼓勵和支持平壤、首爾和華盛頓之間的任何對話嘗試。鑑於美國和朝鮮領導人總是處於不穩定的局勢和傾向挑釁和潛在危險的行動,雖然目前川普和金正恩的關係很不錯,但俄羅斯希望,如果與北韓的對話證明其價值,美國應盡一切努力,從兩國領導人的雙邊談判形式轉向多邊和更正式的形式。
- 俄羅斯希望盡一切努力打破逐漸惡化美俄雙方關係的不信任的惡性循環,至少不應該影響美俄在東亞安全問題上的未來合作。但為達到這一結果的前提條件是,雙方需要有共同的政治意願。
- 俄羅斯希望以可能恢復朝鮮問題談判為契機,加強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對話,以便將來成為一個全面的區域集體安全框架。俄外交將持續積極利用東協峰會(ASEAN Summit)或 20 國集團(G20)等現有多邊架構,擴大在區域安全問題上的合作。
- 俄羅斯希望日俄雙方應採取進一步措施加強相互信任。這些措施可能包括擴大兩國軍事機構和執法機構之間的交流,舉行聯合演習和擴大峰會議程,納入更廣泛的區域問題。俄羅斯希望日本應完全保持其國防政策中偏重防禦的態度。對於日本希望恢復「正常國家」一樣面對新的軍事威脅俄羅斯表達了理解。然而,對於俄羅斯來說日本在這個方向上的過度努力可能導致東亞的安全危機,俄羅斯擔心可能會發起區域性的軍備競賽。
- 最後,和中國的合作關係為俄羅斯東亞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為了改善東亞局勢,尤其是在美國和日本肩負著遏制中國或將其排除在對話之外的戰略任務下,俄中關係更顯得重要。只要中國的倡議和要求合理,俄羅斯都持著開放態度面對。另一方面,俄羅斯外交政策繼續維持現有與中國的友好合作關係,同時保持著合理的距離。俄羅斯不希望以言論或行動約束將這種俄中合作關係變質為反美協議的義務。雖然獲得強大盟友的吸引力顯而易見,但從長遠來看,這會損害俄羅斯最重視的美俄關係對話,這絕不是俄羅斯所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