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長吳釗燮於 2 月 22 日接受馬侃研究所(McCain Institute)傑出研究員、前美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視訊專訪,強調威權主義正在全球擴張,危害有目共睹,台灣會與美國及民主理念相近國家深化合作,確保民主台灣取得最終勝利。 

外交部長吳釗燮(右)接受「馬侃研究所」傑出研究員、前美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左)視訊專訪/圖:外交部提供。

外交部昨(23)日透過新聞稿表示,吳釗燮於 2 月 22 日接受馬侃研究所(McCain Institute)傑出研究員、前美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視訊專訪,暢談民主國家合作遏制威權主義侵害的必要性 。

吳釗燮指出,台灣位處威權主義威脅的最前線,幾乎每日面對中國以軍機擾台等各種「灰色地帶」手段壓迫,台灣政府與人民深刻瞭解保衛國土與民主制度的自身責任,對全球民主陣營的意義重大,台灣會持續發展不對稱戰力,並提升自我防衛能力。

吳釗燮強調,台灣身為美國可靠的夥伴及世界的良善力量,也將持續加深與美國的緊密夥伴關係,並對維護民主自由做出貢獻。

吳釗燮進一步表示,美國及許多國家的「一中政策」,與中國所謂「一中原則」的內涵不同,許多理念相近國家也瞭解民主台灣與威權中國互不隸屬的事實,並在此基礎上與台灣進行交流與合作。

但中國刻意錯誤引用 1971 年聯合國大會第 2758 號決議,將台灣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等聯合國體系之外,已成為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最大阻礙。美國政府官員近日公開表達不認同中國誤用聯大第 2758 號決議,台灣期盼美國及理念相近國家繼續協助台灣擴大國際參與,並做出貢獻。

1971 年 10 月 25 日在第 26 屆聯合國大會會議上表決並通過,驅逐蔣介石政權作為中國的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此取代了中華民國在聯合國擁有的中國代表權席位/圖:聯合國大會第 2758 號決議。

對於台灣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吳釗燮強調,台灣積極推動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符合 CPTPP 的高標準,期盼 CPTPP 成員國正面考慮台灣入會案。同時,台美若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將有助於增加美國國內就業機會,拓展美國在印太地區經貿戰略佈局,值得台美雙方推動。

美國智庫「馬侃研究所」是由已故聯邦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創辦,透過舉辦高層對話或論壇,強化民主聯盟的連結及捍衛自由人權。

吳釗燮的專訪影片已於台北時間 23 日午夜 12 時至 12 時 55 分播出,可在馬侃研究所的 youtube 頻道觀看(https://youtu.be/Ei6QdNb2jqM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6QdNb2jqM
Conversations with Secretary Esper: Taiwanese Foreign Minister Joseph Wu/影:McCain Institute。

參考資料:
2022/02/23 外交部 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美國「馬侃研究所」傑出研究員、前美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視訊專訪,暢談民主國家合作遏制威權主義侵害的必要性 

新聞回顧:
2021/06/04 報呱 吳釗燮:台灣在中國擴張主義前守護主權及民主
2021/09/10 報呱 台海新情勢!台灣國家地位正常化:解開綁在身上的枷鎖
2021/10/02 報呱 共機38架次擾台 吳釗燮:中共不再找藉口,這就是威脅!
2022/02/03 報呱 吳釗燮、謝志偉接受採訪 向德語世界傳達台灣的抗中決心
2022/02/17 報呱 CPTPP明討論台灣入會案?蔡英文:把握契機盡最大努力

pourquoi more

報呱相關

CPTPP明討論台灣入會案?蔡英文:把握契機盡最大努力

去年 9 月中國、台灣相繼遞件申請加入 CPTPP,入會案今年是否有進展,備受關注。新加坡貿工部官員今日表示,明日將召開 CPTPP 資深官員會議,討論相關工作事項;至於是否觸及台灣、中國入會申請案,則要看明天會議的情況。總統蔡英文指出,在排除美豬及日本食品的障礙以後,後續還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必須把握這個空前有利的契機,做好體制調整的修法及協助產業轉型的配套,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加入,持續讓台灣往前走向國際,提升競爭力。

林志鴻‧ February 17, 2022


吳釗燮、謝志偉接受採訪 向德語世界傳達台灣的抗中決心

外交部長吳釗燮與台灣駐德大使謝志偉,不約而同接受德語世界指標性媒體的專訪,向德語世界(德國、奧地利、瑞士)表達台灣對抗中國的決心,讓德語世界更了解台海局勢逐漸緊張,以及共享民主價值的歐盟各國,對於中國的經貿與軍事威脅,實在無法置身事外。

麥聊‧ February 3, 2022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